美文网首页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

作者: c罗vs梅西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17:59 被阅读0次

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展露,免得被人家偷去!”

    其实,这个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去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喜欢一场,于是,赶紧把宝玉秘密藏好。

    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宝玉。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

    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

    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因为收下了,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只听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

    宋人见子罕说了这通不收宝玉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得实告说:“小民留下宝玉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子罕沉思了一会儿,叫宋人暂时留下。接着,命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左传·襄公十五年》

    【求解驿站】表示以不贪财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活学活用】~才是真君子,那种见财眼开、贪恋身外之物的人不可深交。

    【妙语点拨】这个故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子罕巧妙地拒绝“行贿”;二是子罕设身处地地“助民”,完美地证实了子罕既能做到机谨清廉,又深怀爱民为民之心。不贪为宝,是立身处世、从政为民的金科玉律。子罕一句“不贪为宝”的朴实言语,深含为人、当官的道理。子罕身为当政者,非但不贪,反而化弊为利,替民众造福,也给自己留下了好声誉,可谓是值得敬佩的高明人士了。

    【近义】廉洁奉公。

    【反义】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相关文章

  • 不贪为宝

    近日读到了这一篇文章很受启发,结合自己所遇到的一些事情去分析里面的道理,更是十分受用,这篇文章也想以它为主题谈谈贪...

  •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

  • 不贪为宝

    某反贪局新上任一位王处长,听说脾气古怪,平时也没啥兴趣爱好。但是一办起案子,说一不二。 前任领导留下来一个疑难大案...

  • 不贪为宝,不伤人我——《重订增广•369》注解

    #每日箴言金文# 不贪为宝,两不相伤。 ~(清)周希陶《重订增广•369》 注:【不贪为宝,不伤人我】 知足不贪...

  • 学习成语“不贪为宝”

    这居然是个成语。而且这个成语典故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年代。 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有个宋国,宋襄公...

  • 成语典故|不贪为宝

    成语释义: 称赞清正廉洁的品格。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

  • 读史.不贪为宝

    见玉在山间,民夫予子罕。 官言宝不同,今得贪成短。 彼道敬和尊,君收安与坦。 终雕隽美材,钱获人心暖。 (平水韵)...

  • 成语故事……不贪为宝

    【解释】: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故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

  • 不贪为宝|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NO.737

    【成语】 不贪为宝 【拼音】 bù tān wéi bǎo 【释义】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指...

  • 简书每日成语--不贪为宝

    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人到山上开石料,无意中发现一块宝玉,高兴的把宝玉拿回家,请玉工来鉴别。玉工对此玉大加赞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贪为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xn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