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为什么不肯努力

孩子为什么不肯努力

作者: 元元元2019 | 来源:发表于2021-06-24 06:26 被阅读0次

孩子为什么不肯努力

先给出结论:孩子不肯努力这种行为,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过低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慢慢展开。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类任务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相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如果相信,他自然会努力去做,但如果不相信,他就很容易选择放弃。

对孩子来说,自我效能感的水平高低能够很好地预测他是否会努力尝试,以及最终能否取得成功。

比如我们给孩子报了一个兴趣班,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会很快适应这个新环境,认真地上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形成“努力—进步—自信—再努力—再进步—更自信”的良性循环。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则会产生明显的焦虑和抗拒,因为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所以总想着逃避上课,到了教室也不愿意进去。

最终,孩子会把精力都消耗在自我怀疑和逃避任务上,形成“不努力——糟糕的表现——否定自己——放弃努力——更糟糕的表现——继续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未必真的缺乏某方面的能力,他们可能和大人的评价一样,挺聪明,挺有潜力的,只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主动选择了放弃。

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坚持努力一段时间,很可能会取得不错的表现,进而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改变“一遇到困难就逃避”的消极心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天生的吗?我家孩子就是遇事容易逃避的类型,该怎样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呢?”

其实,孩子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和家长的养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我们习以为常,自以为正确的做法,都在拉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他变得容易放弃。

下面,就来看看哪三种常见做法对孩子的伤害最大,以及如何改变。

1. 父母过分代劳

一说到“代劳”,你的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老人追着孩子喂饭,给孩子穿衣服、系鞋带,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的情景?

其实不止老人喜欢代劳,年轻一代的父母也喜欢代劳,只是一个在生活上,另一个在学习上。

比如孩子学写字的时候,刚写错一个笔画,家长就会急着纠正,不给孩子发现错误的机会。做数学题遇到困难,家长没有耐心等孩子慢慢想,总是急着帮孩子做出来,觉得只要他能记住做法就好了。这样的行为其实都属于代劳。

那为什么代劳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研究发现,亲身获得的成就,也就是成功的真实体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比如孩子连续做对了几道加法题,这对他来说就是成功的体验,他会由此判断,自己在学习数学这件事上能力比较强,愿意继续努力学习,也就形成了比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但假如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家长代劳了,孩子一有不会,家长就马上提醒,即使最后答案正确,孩子也会把成功归结于外部因素——大人的帮忙。这对他而言不是成功,而是失败,会降低他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数学的动力。

✅正确做法:给孩子失败和尝试的空间

孩子需要成功的体验,尤其是那种独自努力后的成功,最能证明孩子的能力。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不要急着帮他,先耐着性子等一等,看一看。多给孩子一些时间思考和试错,他也许就成功了。

假如孩子确实无法靠自己取得成功,我们再适当地给一点点帮助,鼓励他继续尝试。

等到孩子想努力弄明白,却还差那么一点的时候,再去开导他。

只有当孩子经历了很多次尝试,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最后取得的成功才弥足珍贵,才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

2. 期望太高

“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这句话虽然老生常谈,却是有科学依据的。

孩子需要成功的体验才能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当我们对孩子期望和要求过高时,实则是在抬高孩子成功的门槛,这会导致他很难体验到成功,却很容易体验到失败。

而不可能达到的要求反而会给孩子极大的挫败感,迅速拉低她的自我效能感。

✅正确做法:降低成功的标准

成功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来制定标准,让他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比如考试比上一次有进步,这是成功;总是写错的字这次写对了,这是成功;以前需要大人提醒的事,现在能主动做了,这是成功;虽然结果不如意,但过程很努力,很坚持,这也是成功。

肯定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和突破,帮他累积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孩子才敢于面对更大的挑战,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要求。

3. 拿孩子做比较

很多家长误以为,只要给孩子树立一个非常优秀的榜样,孩子就会自动向那个人靠拢。就好像只要目标定得够宏大,最终就会实现一样。

然而现实却是,榜样越优秀,越可能击垮孩子的信心,降低他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发现,合适的榜样的确能给孩子提供替代性经验:因为别人成功了,孩子推测自己也能成功,从而增加其努力的可能。

但想要取得这样的效果,榜样的选取是非常关键的。什么样的榜样才最“合适”,最能激励孩子呢?

不是班里的尖子生,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和孩子情况非常相似,并且在努力后取得成功的人。

比如《小舍得》里,欢欢有一次考了全班倒数,排在第 31 名。假如排名 30 的同学经过努力,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就可以成为欢欢的榜样,大大提振她的信心。

可惜妈妈南俪一直把全班第一名的米桃当作欢欢的榜样,不仅没有激励到欢欢,反而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和挫败感,甚至导致孩子们之间出现了矛盾和霸凌,真的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正确做法:找一个和孩子相似的人做榜样

在寻找榜样的时候,家长的目光千万别盯着身边那些特别优秀的孩子。原本和自己孩子能力水平相近,现在通过努力取得明显进步的孩子才是最合适的榜样。

你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你小时候的故事:一开始并不优秀,后来通过努力成功逆袭。因为在孩子的心里,自己和父母是很相似的,所以父母的经历同样能够激励到他。

此外,很多名人小时候都平凡无奇,甚至闹过一些笑话,比如爱迪生孵过小鸡,爱因斯坦被老师退过学,但后来,他们都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

大部分情况下,决定孩子能走多远,能到达什么高度的不是他够不够聪明,而是他对自己的能力是否有信心,敢不敢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

只有愿意努力,不轻言放弃的孩子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

  • 孩子为什么不肯努力

    孩子为什么不肯努力? 先给出结论:孩子不肯努力这种行为,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过低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慢慢展开。 ...

  • 为什么你喜欢别人夸自己“聪明”,而不是“努力”?

    为什么明知努力很重要,却还是不肯努力? 因为老师的一句“是个聪明孩子,只是不够努力”害了你。 1、为什么老师的这句...

  • 2018-06-12

    自我价值理论可以解释“有的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而“有的学生为什么要掩饰其努力而拒绝承认其努力”等问题。

  • 为什么孩子不肯说英语?

    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 在这个贩卖焦虑的年代,不少家长竟然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渗透双语教育。 就拿我的...

  • 不肯努力的人

    不肯努力的人 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危机越大,机会也就越大。 但这...

  • 为什么你不肯努力一点

    班上有一个男生,每个老师都说他聪明。 聪明到什么程度呢?上新课时,不管你问什么问题,他几乎都能第一时间回答,且正确...

  • 感赏28

    孩子今天中午莫名发脾气不肯去游泳,问她也不肯说原因,孩子同学妈妈在泳池等待,感赏自己努力克制气愤,好说歹说,她才告...

  • 毁掉一个团队最快的方式,就是领导不停"讲道理"

    为什么我的努力没有回报? 为什么部下不按照我的想法行动? 为什么明明待遇有了改善,员工却不肯留下来? 本文作者——...

  • #思维导图#第2辑 儿童敏感期

    小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无论拿到什么都喜欢往嘴里塞?为什么有段时间孩子好像特别小气,什么都不肯跟别人分享,...

  • 操碎的心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真的是羡慕。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不肯好好学习,不肯动脑筋,好像动了脑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为什么不肯努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xw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