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这么一个鬼故事:2016年已经过去快一半儿了。
也许你会感到恐慌:还处在刚过完年没多久的状态,却得面对新一年即将过完的现实;也许你会乐观或者麻木:2016过去了,还有2017、2018……反正时间似乎永无尽头。
其实,时间也曾有过将要“终止”的时刻。
还记得2012年12月21日吗,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在那天来临之前,网上常见“如果世界末日来临,我要去做XXXX”的文字。当时的你有没有也立下过什么豪言壮语,或是倾诉过什么肺腑之言,现在又付诸实践了多少?
我相信世界末日的传说是会触动一些人的,时间带来的紧迫感往往会给人以向上的动力。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记得你将死去,你就会更好地活。倪匡也说,他劝慰身边人就会用“看看自己还有多少日子”这一招,往往还很奏效。
可末日说也只是个笑话罢了。没有人真的把这一天当成末日,大多数人更不会真的因此而改变。所以当段子手在微博上写:“一想到12月21日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我就感到一种沉重的绝望”,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仿佛因为动力源是被强行割断了,我们才不得以再继续重复寻常的生活。
即便时间真的没有尽头,可生命终究会有。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已21岁。尽管从小就被鲁迅先生灌输“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可沉浸在青春的少年很难对此有切身而深入的思考。直到那一年,高铁的大范围开通,让我寒暑假回家的时间从5小时缩短为2小时,这才发现,原来时间是可以用金钱来换的,同理可推,生命也一样。
这种幡然醒悟让我开始对生命变得贪婪。正巧那时迷上梁文道,看他在文章里描述自己白天黑夜颠倒的自由生活,像是成为一个时间的旁观者,生命的长度似乎也在不经意间被扩展了。于是效仿他半夜不睡,沾沾自喜于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好像也多活了些时日似得。等再成长些才明白,生命的精彩程度与时间长短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在于你把时间用在了哪儿并且给自己带来些什么。梁文道把自己日夜浸在书海里,于是成为了作家。我则让自己熬夜泡在网络里,于是成为了……近视眼。所谓东施效颦呀。
面对时间和生命,浪费也是一种节省。
我们常用时间的长度来丈量生命,然而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长短。你会发现,往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瞬间,或是某些短暂而特别的时光。而那些占据大半人生的日复一日,是不会留下特殊烙印的。这使得我们总是感叹:时光易逝。
我们也常说要节省时间,其实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消耗,并不会为谁而停止。真正的节省是尽可能把消耗的时光最大化地利用起来,不让它们浪费。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记得我们每天都在向自己生命的尽头靠近,我们不吝啬所拥有的时间,并且把它们尽可能地浪费在美好的、特别的、让我们深深热爱的事物上。
那么鬼故事也有可能被改写:
2016年已经过去快一半儿了,让我们继续愉快地浪费下半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