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之一(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无论是兵权还是朝廷影响力,基本没人可比,堪称古今之完人。除了政治军事的影响力,曾国藩也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比如学观人之术的《冰鉴》、治家治学治政之道的《曾国藩家书》等,都是很有研究性的佳作。不过,今天我想谈的就是曾国藩当年为什么不在其军事实力巅峰之时称帝,反而甘愿做腐朽清王朝的臣子。
自剿灭太平天国后,从武汉到南京,千里江防,湘军坐拥40万人,沿江重镇尽归其所有,无论在安庆还是天京会战中,湘军都能以一当十击败十倍于己的太平军,甚至在三河战役中,李续宾部6000余人面对太平军10余万人包围,若不是因为天气原因,竟然差点将围攻自已的陈玉成部太平军击溃,湘军战力由此可见一斑。而反观清朝正规军的八旗和绿营,在太平军势力先后蔓延到18省,攻下大小600余城镇之时,基本上毫无战斗力,经常被打的溃不成军。既然曾国藩完全可以推翻烂到根的清王朝,自立为帝。那他为何反而在攻下南京后,解散了战斗力极强的湘军,这可是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武装力量,难道仅仅是愚忠么?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曾国藩的思想,曾国藩作为封建王朝时代下的读书人,追求的就是尽忠朝廷,做一个中兴之臣,从未想过要夺权以自立,他本身就是因为响应朝廷办团练剿寇的主张,才创立了湘军,为的就是报效国家,而不像洪秀全那样想取代清王朝做皇帝,出发点不同,所做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再看看湘军内部出自其内部派系的多位巡抚,李鸿章淮军以原湘军作基础,其实力的发展已俨然成为能与湘军争锋的第二大武装力量,虽然曾国藩对李鸿章有遇之恩,但很难保证李鸿章会拥护其老师与清廷对抗。再看出自湘军的另一人物左宗棠,更是与曾国藩长期不和,而左宗棠的军事指挥能力将成为曾国藩称帝的一大阻碍。只有安徽巡抚彭玉麟可以称得上曾国藩的死党,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虽然很能打,但与湘军多位将领失和,所以让官位亨通的其他湘军将领冒着生命危险去跟曾国藩造反,可能性还真不大,何况即便造反成功,又不是人人可做皇帝,既然大家都做了督抚,又何必去争一个已经享有的官位呢。
当初曾国藩让李鸿章成立淮军参与上海战事,就是希望能将淮军锻造成为一支强大的新式部队以取代湘军,毕竟湘军成立多年,在多年征战已经暮气渐沉,曾经为激励士气而鼓励城破后可抢夺妇女财物的许诺已经发展失控,天京城破后,湘军争相入城抢掠,竟然使李秀成和洪天贵福从曾经围如铁桶一般的天京逃出,城陷多日后,还经常出现成群结队的湘军士兵因为争抢而发生火拼的情况出现,军纪荡然无存。天京既已克复,湘军士兵自然归心似箭,锐气尽消,指望这样的部队再去北伐清廷,恐怕还未打到北方已是军心涣散。
最后清廷的对应措施也十分到位,曾国藩下属多人被封为督抚要职,采取拉拢扶持,以期与曾国藩分庭抗礼,以达到自已控制和利用的目地。另外清廷调曾经歼灭太平军北伐军的僧格林沁和其精锐部署在皖鄂一带,富明阿、冯子材守扬州、镇江,占据长江下游,随时监视湘军北上行动。
综上所述,曾国藩要想自立称帝,其成功性不是没有,但其失败可能性很大,在太平军肆虐苏浙皖赣之时,北方的捻军、陕西、滇南的回民军、上海福建的小刀会、四川的蓝大顺、广西浔州大成国、桂南的延陵国和桂北的升平天国等暴动均一度声势浩大,清廷均能全部摆平,可见清军的实力还远远未到不堪一击的地步,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曾国藩曾与其幕僚赵烈文谈及时局的变化(1867年),赵烈文说清朝的寿命不会超过50年,其后果然一语成谶,而在当时也就意味着曾国藩所处的阶段还没有达到推翻清王朝的地步,因此曾国藩未选择称帝,是其一生最明智之举,否则战乱再起,列强环伺的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地步,百姓再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才将是华夏最大的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