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看”这个世界,但这个“看”和视力无关,它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
什么叫思维方式呢?
我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实验:
有一位教授,把一个班的学生,按照中线分成左右两组,然后给第一组发了下面这张照片:
这是一张年轻女士的照片。
然后给第二组发了一张老太太的照片:
两组学生看了10秒钟后,教授把卡片收回。接着,用投影仪让两组学生一起看了下面这张照片: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事先看过年轻女士照片的,第一眼就看出了是那位女士;而先前看到老太太照片的同学,也第一眼看出了是那位老太太。
教授对两组同学说,你们能分别看到对方说的吗?
同学们渐渐看到了另一方眼中的画像。
但只要把视线移开一下,再回头看时,第一眼还是自己最初看到的样子。
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了两个重点:
1.外界条件,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很大影响。
仅仅10秒钟,就能对人产生思维定式。
更何况一生中的条件作用呢?家庭、学校、单位、朋友、同事以及各种时下流行的观念。
这些都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2.观点,就是站在某个点上去观。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别人的观点虽然与我们不同,但常常也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我们就能从我们的“思维定式”里,跳出来,乐于倾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事实。
这两个重点都说到一个关键词——
思维定式
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定式。
我们想从“思维定式”中挣脱出来,是非常困难的。打破思维定式的唯一方法就是——
思维转换
什么叫思维转换,我还是给大家先讲一个故事:
一个周日的早晨,在地铁里,乘客都静静地坐着,这时候上来一名男子与几个小孩,孩子一上来,就开始大喊大叫,满车厢乱跑。可那名男子任凭孩子湖南,对此无动于衷。
不满的情绪开始在车厢内蔓延。
我终于忍无可忍对他说:“先生,你可否管管你的孩子?”
那人抬起眼看我,如梦初醒般轻声说:“是啊,我是该管管他们了。他们的母亲一小时前去世了,我们刚从医院出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们大概也一样吧。”
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觉吗?我的思维转换了,看此事的角度也瞬间改变,想法、感觉和行为都变了。
我怒气全消,代替的是同情与怜悯。
“原来您的夫人刚刚过世?我感到很抱歉!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这不是故事,而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科维的亲身经历。
我们上周分享的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王阳明的思维从“如何做圣人”到“我就是圣人”,之后豁然开朗,走上了圣人之路,也是思维转变的道理。
当思维发生转变,一切都变了!
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好,我们经常改变态度,也经常改变行为。但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不改变的话,态度和行为即使都是正确的,也都不会持续太久。
但并非所有的思维转换,都能像科维在地铁里那样,立即发生。一旦是复杂的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那天在发布会上,有一个朋友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
她说,我们这个演讲活动,一年的周期太长了,建议缩短到20天。最好让参加的人,立刻获得改变。
虽然我一直认为,演讲可以不断改变和塑造自己的思维,而且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很遗憾,它无法立即发生,它是一次缓慢、艰巨并且耗费心力的经历。
提到演讲,我们更容易去关注技巧和方法。
学习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的确可能可以让你的“态度”和“行为”立即发生改变。甚至一些演讲的方法,可以让你立即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比如金字塔原理)
但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为什么很多人早起、跑步、减肥、演讲……都失败了?
是他们没有态度吗?不是!他们只是三分钟热度。
是他们没有行动吗?不是!他们只是无法坚持行动。
对,“态度”和“行动”的本质是“思维方式”,如果不在思维方式上下功夫,仅仅改变态度和行为,是难有长期效果的。
我每次向别人介绍“演说家是我”这个社群,我总是强调,我们的定位不是“演讲”而是“思维”。
思维能力>演讲能力
因为思维能力才是演讲能力,或者思维能力说大于演讲能力。
我们一年54场活动,四分之三都是在做
演讲+反馈
你的演讲,代表了你的思维;
别人的反馈,代表了别人的思维;
演讲+反馈,就是让你的思维和别人的思维,发生连接、碰撞、矛盾、打破、重建……让你的思维不断发生转换,最终实现完善自我。
对,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是我们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