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给儿子讲绘本故事《看我72变》,故事里刺猬妈妈用面粉制作了美味的甜甜圈,她的朋友们用面粉制作了饼干、蛋糕和馒头。看起来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面粉,添加进各种不同的食材和调料,经过一道道加工之后竟然能变成这么多美味的食物。
这本书我们讲过不只一次,儿子这次却认真了,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问:“妈妈,你会不会做刺猬妈妈做的这种甜甜圈呀?我好想尝一尝啊!”
我摇摇头:“我没做过,不知道怎么做。”自己做饭好几年了,炒菜、炖汤、凉拌、蒸菜和卤菜我都做得得心应手了。唯有面食,我没有尝试过,连面粉也从来没买过,包饺子都是直接在菜场买别人做好的饺子皮。小时候有一次看妈妈和面,面干了她加水,水多了她又加面,加个不停,最后弄了一大盆。大概那次我心中留下了和面很难的印象。
儿子还不放弃:“就按照书上讲的方法做就好了啊!先把面粉倒出来,加鸡蛋和白糖,搅拌一会儿……”
他竟然记住了刚才我给他讲过的内容。再拒绝他就不太好了,我两手一摊:“问题是我们家没有面粉啊!”
“那你哪天去超市了就买面粉好吗?”
“好的!”我一口答应了,想着他过几天可能就忘记了。
接下来的两三天,每天放学时我去接他,他都要问我买面粉没有,说他非常非常想吃我做的甜甜圈。
昨天去超市时我特地到卖面粉的区域,一看有点傻眼,这么多种类的面粉,用途还都不一样,有做馒头包子用的,有做饺子面条用的,还有做面包蛋糕用的。该买哪一种呢?犹豫了一会儿,我选择了一袋做馒头包子的自发小麦粉,万一做不成甜甜圈,就做最容易的馒头吧,免得浪费。
接回儿子后,他看到面粉就急切地想做,拗不过他,我只好招呼他洗干净手。我拿了一个汤碗,给他一个小碗,各倒进一些面粉,按照手机菜谱上说的,加入一些温水,然后开始揉捏那些面粉。
面粉很快沾满了手,黏糊糊的,水似乎有点多,我赶紧加了一点面粉进去。继续揉捏,又加进一些面粉,总算不那么黏手了,也让我看到一丝希望。儿子两手都沾满了面粉,不小心还抹到了脸上,被我笑称为小花猫。
过了五六分钟,之前粘在我手上和汤碗上的面粉全都乖乖地被揉进了一团面团里,首战告捷!我跟儿子击掌欢呼时,才想起,刚才匆忙间连白糖也忘记加了。他安慰我:“等会做好了我们再把糖撒到表面就好了啊!”
和好了面,我们从大面团上揪下小块的,揉搓一番,做成一个个小圆环。我担心不好吃,想先试验一下。做了五个圆环时,我就开火倒油到锅里,油烧开后,把小圆环丢进去炸。眼看着小圆环由白色慢慢变成黄色,胜利在望了,突然,“嘣”地一声巨响吓得我拉起儿子就跑。
我让儿子去客厅,自己探头往厨房看是怎么回事,响声毫无疑问是油锅里炸出来的,地上躺着一个黄色的“甜甜圈”,还有很多溅出的油。为安全起见,我用锅盖挡住脸走过去把火关掉了。锅里那几个“甜甜圈”倒是炸好了,我夹出来给儿子吃,又跟他解释:“太吓人了,不能再做了。剩下的面团我们就做馒头好吗?”他点点头,还称赞“甜甜圈”好吃,就是没什么味道。
这时,有两个学生来了,我就把面团随意揪成小块,搓成圆形,放到蒸锅上面蒸,就去上课了。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一个学生突然说:“什么东西这么香呀?”我吸吸鼻子,难道是刚才蒸的馒头?走到厨房揭开锅盖一看,那些面团已经变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馒头,看上去可爱极了。我尝了一口,软软的,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味。拿一个白瓷盘装了端出来,儿子和三个学生一下子就抢光了,还直说好吃,要我第二天再做一些。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今天下午,四点钟时我就把面和好了,比昨天多一些,和面的过程也很顺利,面里也加了奶粉和白糖。因为答应了儿子和学生们,今天一起做馒头和包子。做包子没有别的馅,只有白糖和红糖。五点多时,人到齐了,我们洗干净了手,围在桌边,儿子做各种形状的馒头,我和学生们做包子。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忙活着。
半小时后,我们合力制作的馒头包子出炉啦!我自以为包的最好,打开一看,红糖馅都溢出来了,还不如几个孩子做的呢!我还在感慨,盘子里的成果已经被他们消灭掉了一半,他们还笑话我:“你再不吃就只剩下盘子啦!”
“哎……哎,给我留两个,有那么好吃吗?”
跟外面包子店里比起来,这些肯定不好吃,但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吃起来便格外地香甜。
这件事也让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很多看起来很困难的事,只要你尝试着去做,它就变得容易了。很多时候,吓退我们的,是心中的惧怕和担心。我们需要一点“初生牛犊”的劲头。
无心插柳柳成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