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笔者王升请你多多指教。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75283/b6f5eac025ffa17b.jpg)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富如果可以求得,即使当守门卒,我也会做。如果不可以求得,遵从我的喜好。】
《史记》中记载的是“富贵如可求也”,古代“富”是收入、俸禄,“贵”是地位、官职。到底有没有“贵”字?在我看来其实影响不大,古代阶级分明,有富而贵之说,也就是富起来地位也跟着尊贵起来,所以富在某种层面已经包含了贵,同样在今天,同种场景下,有钱人多少会被区别对待;再者结合周礼中对“执鞭之士”的描述来看,有两种人称作执鞭之士,一种是天子、诸侯出行时,拿着皮鞭开道的人;一种是市场的守门卒,拿鞭子维持秩序,这两种人可以延伸理解为小官,官也就对应着俸禄和地位,依旧讲得通。
无论是求财还是求官,这句话似乎就是在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是在说富并非努力就能得到,对此我有些其他个人看法,抛开“先赚他一个亿”的奢求,对小康的追求并非是空谈,通过勤劳、学习、规划创造幸福小家完全有可能,在我身边有不少人已经实现,所以我认为孔子口中的“不可求”更多的是说私欲不能过于膨胀,因为“小人穷斯滥也”,过分的刻意追求富有会让人失去边界,行恶之心泛滥。
职称升不上去,晋升遇到瓶颈,要保持“安贫乐道”的心态,夸大一点,也可以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因为在求富之余,人能做自己喜好的事也很幸福,更何况专注于爱好,不断修炼也有开花结果的希望。因此像我这种正值拼搏的年纪,除了秉着仁义礼智信为人处事,对于富的追求,更应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实在求不得,遵从爱好也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