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娜塔莉的《写出我心》,书中写道,“尽量不对自己有所期许,坐在桌前,说“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你必须给自己空间,没有目的,痛快地写。”这段话让我很感动,写作是一种肆意表达,如果一直把“我一定要写出最伟大的作品”挂在心头,就无法自由,不会感知到写作的快乐。
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想,写作到底是什么?小时候那么不爱写作文,现在却和大家一起写,还写得不亦乐乎,这差别也太大了。现在想明白两点,一是小时候都是命题作文,那个题目并不是自己内心所触动的,比如一件难忘的事、我敬佩的人,我是在逼自己输出,绞尽脑汁甚至翻阅小学生作文大全,拼凑出一篇800字的文章。现在我写自己想写的,每个人都有分享欲,我把自己所经历的、所感悟的都写下来,不吐不快,收笔时酣畅淋漓。二是小时候的作文老师是评判打分的,还有很多高分套路要学习,结尾要升华、描写要细腻等等,写得好被表扬,写得不好甚至会被要求重写,现在不论写得好坏,只要有输出,就会得到伙伴们的点赞和鼓励,没有比较心,只有大家共同成长进步的快乐。
所以现在的我,更爱写作,写作让我对生活更洞察,在写的过程中我分析出问题,并积极改变,落实行动,同时也成为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无论悲欢离合,我倾诉于笔端,与另一个自己对话,心也逐渐安静下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始终有一处角落写作。不论经历怎样的挫折,我都不会被打败,用文字的浪漫抵抗现实的残酷。
而我写下来的,究竟会不会有人读,或者它的水平怎么样,又有什么要紧呢?书中说:我有写出世上最烂的垃圾的自由。”对于文字不带有评判,就算我写出的是垃圾,它对我而言仍然是有价值的,更有价值的是,“写”这个动作。我迈出了第一步,至于要走向哪里,一切都值得期待。
“写”是一切的开始,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网络上充斥着如何写出点击量10万加的文章,对于天才是可行的,大部分的普通人,放弃一写就要写出伟大作品的想法。写没有那么高级的意义,就是量变引发质变,一个字一个字地堆砌,开辟出一片自由的田地。
写作是这样,想要尝试的任何事都是这样。记得刚开始练书法时,我连一个简单的横、竖都写不好,歪歪扭扭的,当时看着班上的同学可以写整篇的行草,着实羡慕。当时写的横、竖真可以叫垃圾了,但是很神奇,每次倒上墨汁,铺纸提笔蘸墨的时候,我的心就在一横一竖间慢慢地沉静下来,到下课的时候还舍不得离开。那时每周一次的书法课是我最期待的时候,不是因为书法的进步,是上课前和上课后心情的变化,那么快乐,那么忘我。
做任何事,都不需去计较结果,也无视他人的目光,只要去做就可以了。我只要做了,我就会收获做本身的快乐,而最终的目的地是冥冥之中到达的桃花源。如果暂时找不到,也不要硬逼自己,过一段时间或者换种方式,就找回了最初的热情。我之前有一段时间状态不好,怎么都不想动笔,这都是人之常态,而现在我又在这里记录感受,热爱的事还想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