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上台来演讲,这个女孩子的声音太小,且用粉色的笔记本挡着她的书,大家都看不到她的脸,翻PPT的速度超级快,匆匆忙忙就下台啦!
我很不开心,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我带着她找作文素材,练习教姿教态,辅导她做课件,到头来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学生并不领情。
可是学生为什么要听老师的呢?
学生又不是发自内心要上台演讲,这个活动只是我自己凭一时的喜好要坚持,人家又为什么要理解我?想到这里我就变得通情达理一点点,似乎也能一点点理解学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学生积极主动,她们主动找我沟通自己要演讲的人物,上讲台,大大方方,一点不怯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个姑娘,她特别喜欢史铁生,我就和她一起梳理了史铁生的人物生平,遇到喜欢的句子,我们互相沟通。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这样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我用史铁生的话来安慰自己,只要有20%的学生觉得从课前演讲中学到了知识,这件事情就有意义,这就是二八定律。
有学生问我,为什么要花费精力去管那些调皮的学生?因为一旦不管,周围那些想乱又不赶吭声的学生就会随机作乱,加入到那些调皮的学生,所以是非管不可。
不光是课前演讲这件事,包括学生抄写作文这件事,我费尽心机给他们找合适的作文纸,我也觉得我尽心尽力,但是总归有一些学生是不领情的,那怎么办?
老师的成就感来自于学生,多去看看那些跟你互动,在意你的学生,你会从他们身上收获能量,有继续干下去的勇气。
我们做事的时候,就不要想着为了求回报,因为一旦没有得到回报,老师就会特别沮丧,学生不是成熟的人,情商不够也正常,做一个努力耕耘的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