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作者: 杨琴金山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20:05 被阅读98次
    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一、记忆乃智慧之母

       古希腊著名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经说过:“记忆乃智慧之母”。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曾指出, 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如果没有记忆, 我们的感觉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随即消失,人类将永远处于新生儿状态。可见,记忆是智慧的条件, 对于人的成才极为重要。

       古今中外具有非凡记忆能力的不乏其人。 马克思能背诵海涅和歌德的许多诗句,通晓欧州所有国家的语言。 拿破仑据说能记住见到过的每一个士兵的面孔和姓名。 三国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过目成诵。著名作家巴金在12~13岁时, 已能背熟《古文观止》。现代文坛巨匠茅盾能背诵出全部《红楼梦》。 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年逾古稀,还能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 胡荣华能与六位棋手下“盲棋”......类似这样的记忆天才, 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一般聪慧儿童大都具有超人的记忆力, 他们不仅能把学到的知识迅速、准确、牢固的记住,还能根据需要随时从头脑里“提取”出来。四川有位儿童,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里, 一岁时教他识字,五岁时就能认识二千多个字。两岁时能做简单的加减法, 四岁时能做多位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四岁半时, 父亲开始系统地教他学习小学各科教材,六岁正式插班读六年级(下学期), 六岁半考入中学。在这短短的两年中,他能跳过幼儿园、小学两段学习历程,进行超前学习,比常态儿童提前六年上中学, 没有卓越的记忆力是不可能的。他学习的特点是用脑进行记忆。上课不记笔记, 下课不做作业,平时看书也不记笔记,因为他能很快地口头正确回答。 因此,凡是他学过的知识,哪怕是时间长一点, 也能按事物的逻辑意义准确回忆出来,如记一个有十二位的数字时, 他不仅能顺着背,而且还能倒着背,的确有着惊人的记忆力。

       什么是记忆呢? 顾名思义, 记忆总是先有“记”, 然而再有“忆”。人们感知事物后, 客观事物就会在人的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需要时再把它回想出来, 因而记忆是指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如果没有记忆,一切活动都将成为不可能, 儿童如果不能记下家长或老师所讲的知识,那么学习就是一句空话。 正因为人有记忆力,才能积累经验,并且通过认知和再现, 把过去的经验用于当前的活动中,从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更深入、更全面。 好的记忆应该具有这么几个品质:记忆的敏捷性(就是记得快); 记忆的持久性(长久不会遗忘);记忆的正确性, (但并不一定要求一字不差的再现);记忆的准备性(就是随时能取出, 所需要的记忆材料)。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写道:“马克思的头脑是用多得令人难以相信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的事实以及哲学理论武装起来的,而且他又是非常善于利用他长期劳动所积累起来的一切知识和观察素材的。无论何时,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向马克思提出来, 都能够得到你所期望的最详尽的回答...... 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思想的海洋。”

       记忆是一块瑰丽的信号板,展示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体验,记忆智慧的宝囊,保存着人们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俗话说“幼学如辙”。儿童的记忆力处于一个“黄金季节”。 他们的有意记忆能力不断提高,意义记忆的数量逐渐增加, 尤其是他们的机械记忆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记忆力,使其大脑中的知识储备日益丰富, 就能够为他们的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怎样培养记忆力呢?

    (一)明确识记任务

       心理学实验表明,长时识记和短时识记的效果好坏, 与有没有确定识记任务有密切联系。任务越明确,越具体, 记忆的效果就越好。有个家长把写好“4、8、6”的纸给孩子看, 并让他在短时间里记住这三个数字。孩子看后,家长让他回忆那三个数字, 孩子立即答出:4、8、6。家长再问, 这三个数字各写在什么颜色的纸上的呢?孩子则答不出了。这就告诉我们, 虽然孩子看到了这三种颜色的纸,但是因为没有识记纸的颜色的任务,所以答不出来了。

       家长向孩子提出的记忆任务,从时间长短来说, 长远的任务比短暂的记忆任务效果要好得多。家长应该使孩子明白, 这一阶段学习的知识,是以 后 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并要牢牢记住, 终生不忘。而为了应付老师的考查进行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过后很快就会忘掉。

       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考试之前,突击记忆, “临时抱佛脚”,一旦考试过后,记住的知识又很快忘掉, 这就是为了应付而放弃了意志的努力。为此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 千万不要仅仅着眼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记忆的短期效果。

       (二)对识记的材料要有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研究表明,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凡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的事物, 就易于记忆,保持长久。反之,凡是人们厌烦的事物,厌倦的体验、 厌恶的东西,则不易保持在记忆中。有的孩子,对儿童卡通片精彩的镜头、对电视故事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怀, 甚至连卡通片的主角的名字,主题音乐都记得清清楚楚,就是因为孩子首先对它极感兴趣, 然后才没有被遗忘。兴趣能使脑细胞敏锐,使脑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它会给孩子的整个认识活动中涂上一种积极的情绪色彩, 使儿童首先注意它,研究它,领会它,掌握它,最后,当然也就会记住它。

       那么哪些材料会引起儿童的兴趣呢?

    1、直观形象的对象。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就道出了一个道理:儿童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因为它给人的印象深刻。 如在教儿歌《小雨点》时,家长画了一张图:小河里有鱼儿在游, 小河边长着五彩缤纷的花卉,再旁边是一望无际的麦苗,青葱翠绿,煞是喜人。”儿童看了这幅图,再学习“小雨点,滴滴嗒,落在小河里, 鱼儿乐得摇尾巴。”“小雨点,滴滴嗒,落在花丛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滴滴嗒,落到麦田里,麦苗乐得往上长。 ”就能很快地记忆,因为形象具有直观性和鲜明性,很快地被孩子识记。

    2 、可以操作的对象。有的知识, 家长讲解并不能让孩子完全理解,让孩子实际操作,可使他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愿望, 能够较牢地记忆。如让孩子懂得守恒的道理,用两只相同大小的玻璃杯, 装一样多的水,让孩子看看是否一样多,然后当着孩子的面, 另取一只又高又细的杯子,把原先的一只杯子里的水倒入高细杯里, 让他在操作中懂得还是一样多的道理,这比任何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再如,要让孩子了解青蛙,可以解剖给孩子看, 也可指导孩子解剖,在解剖中让孩子知道青蛙的身体结构等。

       凡是对记忆材料发生兴趣的,只要付出较小的力量, 就能较持久地记忆。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内因起点。 这在外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有的孩子认为,学外语没有用处,所以兴趣索然, 即使背单词学语法,也是有口无心,效果很差。 而当孩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到学习外语是一种享受。

       上海有个儿童叫徐敏,在婴儿时期,妈妈就给她讲故事, 一个个美丽的故事,通过妈妈清脆的嗓音,流进了徐敏的心田。 不久,徐敏对语言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悟能力。到了4岁时, 已能大段大段地讲述故事,表达能力远远超过同龄孩子。5岁半学习英语, 徐敏就象着了魔般喜欢上了它,由26个字母组合起来的语音语调, 在她看来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 后来徐敏参加《新概念英语》学习班,经过5年多业余学习, 小学五年级时已自学完初中英语和《新概念英语》,11岁时参加托福考试,取得653分好成绩。

       兴趣对记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从兴趣出发,还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坚强意志。而且,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无兴趣,这不是先天造成 ,而是后天培养起来的。有时甚至依靠自己锻炼坚强的意志来培养这方面的兴趣。

    3、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若要记得,先要懂得, 懂得的东西容易记忆,并且保持的时间也比较长。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要记住12个无意义的音节,需要重复16.5次,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要45次,可是识记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却只需要重复8次。由此可见,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快得多。这是因为, 它使识记材料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成了系统知识的有机部分,因此理解记忆既省力又持久。

       怎样进行理解记忆呢?

      首先,要弄清材料的内容实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学习数学,要弄清每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该怎样运用;学习词语, 要探求每个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学习文章,要先分析内容,抓住中心,概括出提纲,这样在背诵时可减少很多的盲目性。

      其次,要运用所学知识,如学完生词后的造句, 学习数学之后的做习题,理解在实践中加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实践过程中接受检验,因为这样必然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更多方面的思考和学习,才会使记忆得到巩固和深化。识记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 有人概括学生掌握学习材料的心理过程的序列是:感知→思考→记忆→应用。记忆是在思考之后, 而不是在其之前,这是很有道理的。

       要不要机械记忆呢?要的。因为, 对很多的材料的理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理解只能是相对的,机械的记忆是必需的。 如儿童理解力并不强,因此要把知识全都记住是不大可能的, 必须在力求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 使他们多记住一些字词、成语、公式、定理,多熟读和背诵一些课文。例如, 学习古诗时儿童一下子很难全部理解,一边背一边理解,背熟了便于理解, 理解后记得更牢。

      当然,做家长的要让孩子进行有选择的背诵,不是什么都背,不是从头背到底,比如语文吧,就是要选择其中最精彩的, 足以表现主题的,或反映某种写作手法的部分加以背诵,这样, 在背诵的“量”上得到了控制,从而在“质”上得到相应的提高。总之, 我们要把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达到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目的。

    4、合理地组织复习

       谚语说:“重复练习是知识的母亲”,要记住一个材料, 主要靠复习。

       首先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因为遗忘的发展有“先快后慢”的现象,所以要及时复习。 有位教育家打了个比方:我们应该巩固建筑物,而不是修补已经崩溃了的建筑物。"一般说来,刚学过的知识应该多复习,材料刚读到能记忆时, 再多读几遍将会增加记忆的保持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就可以逐渐减少, 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其次,应多种形式的复习,不能满足于简单的重复,单调重复的刺激容易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疲劳,相反, 增添一些新的信息便可以引起兴趣。例如,把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对照,并对它们加以分类,再如可采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判断题、画图、 制表、一题多解的形式,既变单调为有趣,又变换了角度去理解, 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复习效果就会提高。

       再次,分散复习效果好,比如,学习外语, 记忆外语单词或短句,如果每周用两个半天来学习, 不如坚持每天用2小时学习的记忆效果好。

    5、适当利用记忆法帮助记忆, 所谓记忆法是指设想一些方法,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记忆。

    (1)形象记忆法  以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儿童以形象记忆为主,如给儿童看活的螃蟹, 孩子很快的知道了螃蟹的形象。

    (2)特征记忆法  找出记忆材料本身的特征,记住特征就容易记住材料,如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如摸、模、嫫、摹,非常相似, 容易混淆,要分辨它们的不同就要用这一记忆法。

    (3)歌诀记忆法  有节奏或押韵的材料,如顺口溜,诗歌等,比没有节奏和不押韵的材料容易记住。如《现代汉语修辞歌》

       比喻、借代、比拟

       夸张、双关、反语

       设问、反问、反复

       对照、对偶、排比

     把现代汉语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关系编成口诀为: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份主谓宾,    附加成份定状补;

       定语必去主宾前,    谓语前状后面补。

    (4)联想记忆法  利用联想的办法来帮助记忆。例如,利用两个事物比较接近、或者比较相似的特征来记忆,这样, 以后只要想起其中一个事物就会回忆出另一个事物。如记英文, 将词形相似的词(具有共同的词根)放在一起记, 或者将中文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放在一起记,或者将反义词放在一起记。

       此外还有谐音法、算术法、选择法、运用法、比较法、改错法、争论法、列表法等。

       记忆的方法当然还有许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 记忆类型、记忆特点和记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指导孩子运用一些合适的记忆方法,锻炼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nu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