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午和朋友在微信里闲聊,她说起婆家邻村的一个小女孩,气愤不已。
小女孩是留守儿童,虽然和哥哥一起跟着奶奶长大,但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哥哥不仅可以睡到日上三竿,还可以享受奶奶无微不至的关爱,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而年纪小一些的妹妹呢,不仅要早早起来收拾家务,还要忍受奶奶的无端谩骂。
用朋友的话说:“一有点不顺心,就拿她当出气筒,骂起来可难听了,绝对想不到这是亲奶奶干出来的事。”
兄妹俩拌嘴,不管谁对谁错,挨骂的一定是妹妹。
因为她奶奶觉得孙子是自家的,怎么对他好都不吃亏,孙女迟早是别人家的,对她好也是白好。
有一次妹妹对我朋友说:“她宁愿不要出生,她恨她奶奶,也恨她哥哥,甚至恨她的父母!”
小女孩说这话的时候,那冷冷的、倔强的样子,让刚为人母的朋友又怜惜又心惊!
哥哥骄矜自傲,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妹妹小心谨慎,总是独自站在角落。
“长大以后进入社会,都会吃苦。亏她奶奶还以为是对孙子好,现在不教育,以后自然有社会来替她教育。”朋友气愤的诉说了一通,最后说道。
02>>
偏心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
历史上还有一位因偏心而出名的王后武姜。
《春秋》里只用一句话记载了此事:“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在母亲的偏心中长大的兄弟,最后兵戎相见,兄不是兄,弟不是弟。
《左传》描述的更翔实: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武姜因此认为大儿子克她,很是不喜,还随意的给他取名叫寤生,就是难产的意思。
等到小儿子出生后,武姜数次跟庄公的父亲郑武公请求,废黜掉寤生的储位,改立她喜爱的小儿子共叔段。
好在郑武公谨守祖训,驳回了武姜的请求。
结果武姜还是不死心,一直在共叔段面前念叨:“你的能力一点不比你王兄差,母亲是希望你来继承王位的。”
就这样,膨胀了共叔段的野心和欲望,离间了兄弟俩之间的感情。
最后共叔段被亲兄长杀死在鄢陵县。
03>>
钱钟书先生对杨绛先生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年少时读到这一段,只是羡慕阿圆有这样一个全心全意爱她的爸爸,等到自己生下孩子后,再回头看,竟然泪目,因为钱老完全说中了我的心事。
因为某种意义上,偏心其实不是完全能够避免的,两个孩子,一个乖巧听话,一个顽皮捣蛋,你会夸谁多一点?
同样的考试,一个满分,一个不及格,你会不会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
答案是肯定的,你肯定会不自觉的说“能不能学学你姐姐,安静一会不行吗?”、“怎么考的这么差?看看你弟弟的成绩。”,你也一定私下吐槽过“都是一个妈生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
忘了是哪一期的『康熙来了』,里面有一个艺人说她有两个孩子,孩子们喜欢争宠,而且为此经常大打出手。
后来她想出来一个办法,叫“独生子女时间”。
她每周会单独空出来一天,跟老公带着其中一个孩子出去,让孩子过一天完整的独生子女时光,两个孩子轮流来当“独生子女”。
这一天她跟老公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爱给一个孩子,渐渐她发现自己和老公在面对两个孩子的时候少了很多焦躁,脾气也开始变好,而且她发现姐妹俩也少了很多为引起父母注意而产生的很多争执和打斗。
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既然无法避免偏心,不如一人享受一次。
04>>
二宝出生的前面一年,宝妈们会不自觉的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小的,忽略了大的。
因一档亲子节目,圈粉无数的鲫鱼兄弟安吉和小鱼儿就让无数有二宝的宝妈羡慕不已。
胡可在接受『新浪育儿』的采访中说道:“每一次回家,我都尽量会跟安吉打招呼,或者说同时跟两个小朋友一起打招呼,一起抱抱他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忽略到大宝。”
这一点我觉得值得我们学习,孩子总是最敏感的,父母有没有偏心,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
作为父母,我们要时时自查。
不要像故事一中的奶奶一样,两个孩子,两套标准;在情感上要一视同仁,同时关注到两个孩子的需求,避免厚此薄彼。
另外,不要老是将两个孩子放在一起比较,要知道我们从小到大是多么讨厌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偏心是一味慢性毒药,它带给孩子的痛苦是缓慢而又长久的,不仅会毒害我们的亲子关系,还会伤害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我们不要做那个投毒者!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由苏苏苏陶陶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