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集千万有趣灵魂散文朝花夕拾
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一)

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一)

作者: 木棉yjx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22:49 被阅读33次

近期,因为参与《石灰吟》的磨课,里面涉及到作者于谦的方方面面。所以,今天就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下面是正文。


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一)

于谦,1398年生,浙江钱塘人。少时爱读书,不仅四书五经,兵书也读。书斋里挂文天祥像,以示膜拜。像旁题诗:“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这也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的承诺。

1421年,23岁的于谦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

1430年,于谦32岁,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副部级。重用他的正是明朝有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后不久离开京都,担任地方官,历时19年。曾巡抚山西、河南一带,威望极高。

当时朝政主要由宦官王振掌权,属于雁过拔毛型,极贪,而于谦正好相反,不贪。于是,矛盾产生了。1441年,王振欲陷害于谦,后惮于于谦声望,不太敢下手,只好作罢。曾有同事相劝贿赂王振,于谦作诗回答:“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就是成语“两袖清风”的来历。这几句诗后来成为千古名句。

1448年,于谦应召入京,任兵部侍郎。

1449年,也就是于谦回京的第二年,发生了举国震惊的“土木堡之变”。大明20万大军毁于一旦,无数文官武将战死,最精锐的三大营全军覆没 ,连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剌掳走。

京都危矣,大明危矣。天塌了。

那么,明军出征之前,于谦在干嘛?文武百官在干嘛?大家为何不阻止?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自动自发的去学习?(二十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这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的一首...

  • 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一)

    近期,因为参与《石灰吟》的磨课,里面涉及到作者于谦的方方面面。所以,今天就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 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二)

    其实,大军出征之前,大臣们以礼部尚书王直为首,联合上奏折反对。但可惜的是,王振是司礼监,并且深得皇帝恩宠,反对无效...

  • 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三)

    八年后,一场所谓的“夺门之变”,帮朱祁镇再次登上皇位。为保证这场政变的合法性,于谦等大臣都被迫背上了立外藩王为帝的...

  • 鱼笺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 于谦 ​​​ 于谦 鱼笺

  • 20190822 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中国历史 明2022/4/20(96~97)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在少年时代就曾经以一首古诗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和壮志。于谦行追随明宣宗平定了汉王的叛乱,后...

  • 19/100思维导图学古诗——遇见最美古诗词《石灰吟》.于谦

    一、通读全文 石灰吟 作者:于谦(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

  • 新作

    龙马精神 石灰吟 明 · 于谦 千锤万击(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qd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