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道理乍一听,真执行起来非常的难!
我曾经有段时间一直打卡早起,但是一到冬天内心就特别抗拒,我尝试过用新经验去代替旧经验,比如我用早起KEEP时带给我能量的经验代替了在被窝温暖的感觉这种旧经验,但是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旧经验太过劳固,想要战胜它,我们就必须理解它的背后的原理.
让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什么?
它为何如此这般阻挠我们行动呢?
它就是心理舒适区!
你一定经常听到的词,要有所改变,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但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就是舒适。
心理舒适区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
1.舒适区不一定意味舒适。
比如我如果不早起,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就是无法完成自己想集中做的事情,一天下来什么事都没有精力,每天都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起来,结果日复一日,习惯了这样骗自己,虽然不好受但习惯了。
当我处于一个很让自己不舒服的状态中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熟悉它。
还例如《肖申克的救赎》阿布。
2.不一定意味着熟悉的环境,改变环境未必带来改变
生活遇到瓶颈,换个环境重新开始,可是,改变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改变了。
3.这个舒适区到底有什么好处,让我们想要不停用它,明明想要改变,却总也改不了呢?
它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当人面对焦虑时有控制感。
4.而我们要突破舒适区就是改变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5.六种常用的应对量式表:
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6.应对方式分为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
行为上的应对,是对具体事情的应对。
7.我个人的心理舒适区:
在遇到新情况下, 一开始还能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但很快就放弃了,开始幻想,在幻想中退避矛盾,之后合理化现实,不断在幻想中逃避现实。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无形中把自己再次拉进旋涡之中。
8.内心的情绪应对:
上面的行为应对背后,它也是有相应的心理情绪伴随着,从开始的积极、紧张、焦虑、害怕再恢复到正常。
心理舒适区是改变的最大障碍,把人固定在旧经验_上,无法行动。
通过分析自己行为和内心情绪的应对可以看到我每一次做事情背后都有着我不能察觉的东西,我看到它们像被我激起的水花开始跳跃,然后迅速落下,这些肯定支撑不了我的动力。
在一次次脑袋百转千回后用旧经验重新带到自己回到熟悉的状态。
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了。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
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应对的方式。
用应对方式来构建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新的应对方式的意义就在于积累新经验,体验现有生活的幸福快乐,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