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理解力很强,但是口头表达能力弱,无法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只会说短词短句,家长试着用这些方法引导孩子完整表达。
1培养孩子完整说话的方法
01引导宝宝完整表达自己意愿
父母总是能够敏感地感知到孩子一个眼神、某个动作或者一些简单词汇背后想要表达的实际需求,但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开口说出完整的话。
如果孩子用“吃饭”二字来表达“我想吃饭”,家长可以假装不懂地问:“‘吃饭’是什么?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如果他没有清楚表达自己,就暂时不要理睬他。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向你的要求努力。
02家长不要用短语和孩子交流
亲子之间有着一份不说话也知道你想干什么的默契,所以只要简单几个字就能相互理解,但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特别是当他需要和其他人交流时,他人就容易感到费解。所以,如果不想孩子说短语,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在和宝宝的日常交流中尽可能说完整的句子。
家长可以用“神奇布袋”这个游戏来锻炼孩子完整表述的能力。在布袋中放入小汽车、小球、积木等等玩具。妈妈和孩子轮流伸进袋子摸玩具,每摸到一件玩具就说:“我摸到了什么,我们可以干什么。”比如,摸到积木就说:“我摸到了一块积木,我们可以搭房子。”与孩子玩互动-交流-对话的游戏,这能让孩子逐渐形成说话完整的思维。
03为孩子讲故事,鼓励他复述
讲故事可以增强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家长训练孩子语言的好途径。宝宝年纪小时,妈妈可以每天晚上都给宝宝睡前讲故事。故事与素材的积累能够让宝宝不断地从中学习,积累词汇句子,并根据情景去学习表达情感。当孩子对某个故事比较熟悉时,父母可以用提问的方法,让孩子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父母还可以和孩子表演故事中的情节,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培养孩子的讲述能力。
待宝宝年纪稍长,就可以鼓励宝宝向爸妈讲故事,比如复述今天老师讲的灰姑娘故事,或者昨晚妈妈讲的豌豆公主的故事。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去编一些故事,或者让孩子设计不同的故事结局,这能够很好地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04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人交往
表达流畅的目的在于让孩子能够顺利地和他人交流。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或者到公园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同龄伙伴有共同语言,说话积极性高。他们想要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迫使自己的话说得清除、完整。所以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环境创设,让孩子充分得到说话的锻炼!
2培养孩子完整说话的注意事项
01父母态度要温和
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把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到周围温暖、安全。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主动去适应环境并探索外界,由此发展自己的智能。家长需要格外避免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当宝宝会说第一句话时,爸爸妈妈别忘了一定要抱抱和亲亲来鼓励宝宝。值得注意的是,2~3岁左右是孩子口头语言的发展关键期。
02对孩子抱有耐心、信心与恒心
家长教宝宝叫“爸爸”、“妈妈”等语言训练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与恒心。父母要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语言能力。不过,要注意避免急躁情绪的同时,也不能过于迁就、放任孩子,致使孩子失去最佳教育时期或者不能形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孩子未来会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03采取合适的说话策略
孩子也是有思维、有情感、可受教育的人。爸爸妈妈要像对待懂事的大孩子一样,每天与其对话、交流。可以选择短小、压韵的儿歌或故事念给孩子听。同时,带孩子多认识周围的事物,接触周围的人。家长只要愿意经常和孩子聊天,和孩子谈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一定会乐于回应说话的。
总之,想要培养孩子完整说话,家长可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