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校长日记》,窥探美国顶尖私立学校一隅

《校长日记》,窥探美国顶尖私立学校一隅

作者: 书影中的诺拉 | 来源:发表于2018-02-01 07:19 被阅读35次

    作者钱志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了九年,完成了两个研究生学位和教育学博士学位。在33岁那年受邀担任半岛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的职位。学校位于Palo Alto,是全美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离大名鼎鼎的硅谷也就半小时车程。出任校长前的阅历非常丰富,做过教授助理、当过电视台新闻主播,甚至还开过卡车、摆过地摊。

    《校长日记》纪录了钱志龙在任教期间遇到的问题,以49个案例的形式给读者生动的呈现了原汁原味的顶尖私立学校的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的百态。

    和我国公立学校对比,不难发现,顶尖私立学校的教学计划非常多元,活动特别多,半岛国际小学是三语教学,包括法语、中文和英文,分为法语部和中文部,中文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从学前部,小学部到初中部递减为80%、50%和30%,每周都有自己特定的主题,比如艺术和音乐等,不仅保留了法国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典,也会和美国一同过当地的节日。制作道具、安排和组织活动,都需要学校和PTA(partent teacher assistant)以及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相比我们国内学校没有这么多活动,也不敢举办这么多活动,首先教学任务完不成,其次风险系数也很高,最重要的是这么多活动,学生期末的分数怎么保证?

    “给孩子打开智慧的大门,但别用知识堵住了锁眼”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校长日记》中的案例就能反映出,家长和学校都在努力去做好培养孩子的工作,但是培养的方式和效率,从结果上看千差万别。尤其是这样顶尖的私立学校,我看到了和我们义务教育的不同和相似之处。

    一、多元文化的冲突

    半岛国际学校的100名教职员工来自100多个国家,600名学生侧有半数以上是混血儿,家庭中的第二外衣有20种左右。想象一下在这样多元的环境里,说话做事都是要万分谨慎,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件可能有截然相反的处理结果。钱校长分享了一个事件:一位学前部小男生把臭臭拉在裤子里,于是他果断带孩子去卫生间擦干净,顺便有个小男生帮着校长一起收拾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但是不论是拉臭臭的小男孩妈妈还是助人为乐的小男孩妈妈,都因为校长的处理方法而大为光火。大校长甚至因为此事严肃的批评了钱校长,说应该让拉裤子的孩子一直等到他妈妈来把他接走。在我们看来让孩子带着一裤子粑粑站着不管,简直是太没人性了,太缺乏关爱了。但钱校长被上了一课:在国外不可以随便碰他人隐私部位,How To Tell Your Child的教育机构制作了一套课程。它被广泛用于学校、社区和家庭,目的就是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防止性侵。但从小在中国的话,我们还是无法接受孩子处于这种窘境而不加以援手。还有一个很搞笑的案例就是老师头一天酒吧喝多了,第二天一早捏着鼻子装病假,其实老师也是人,也会有缺点,但我们对于老师的人设应该就是端庄严谨的,其实是这种想法太禁锢了。

    二、原生家庭的影响

    其实不论国内外,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孩子的成长最关键的还是原生家庭,孩子要想全面健康的发展,父母的陪伴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父母关系一旦面临破裂,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很多的技巧。尽管半岛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都是高知高薪,但是夫妻感情破裂时,也依然难免让孩子处于父母双方的拉扯中,给孩子带来相当大的伤害。有位父母分居的学生,轮流和父母生活,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安静的像个影子,但是一从父亲那里回来就会变得阴郁灰暗,甚至写了“I’ll kill you all”的字条,并在上面画了AK47;还有一位学生家境殷实,昂贵的玩具堆成山,佣人有好几个,还有孩子的心理辅导师,但是孩子的问题却不是金钱和心理师就能解决的。父母是否能成熟恰当的处理家庭关系,不论国内外,都是对孩子最为关键的成长因素之一。而金钱的付出则是双刃剑,一方面用来弥补孩子,另一方面则让家长忽略了亲情的关爱。

    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家长背井离乡,操着中式英语,踏上陌生的土地,只为了孩子将来能够轻易的融入发达国家,成为人生赢家。但国外长大的华裔几乎无法用中文和家中长辈沟通,由于多年在国外生活,他们对中国知之甚少。但是在融入当地社会的时候,也会遇上玻璃天花板,甚至有时会被当作FOB(Fresh off the boat,直译为刚从船上下来的,是对刚从国外通过合法或者非法手段来到美国移民的一种歧视性称谓,形容他们语言不通,行为举止不合时宜)。这些“香蕉人”遭遇了“身份迷失”的窘境。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私立学校,雇佣着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外国老师,等到孩子长大了,英语说的比中文还溜,才会发现孩子对中国缺少了解和热爱,有时甚至充满了厌恶和嫌弃,对我们的传统文明也缺乏了解。”文化母语“的缺失,让我们找不到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而作者钱志龙是成年后到美国留学,有着明确和清晰的”中国烙印“,2015年,《舌尖上的中国》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那一物一器无不饱含着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食在中国也华夏文明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文化。这文化也影响了散落在外的华侨们,钱校长就是一位,当看到他家乡的美食,再也抑制不了思乡之情,于是舍弃美国的生活,决定回国办学。 

    钱志龙校长学贯中西的经历和背景,使他想要做中国自己的教育品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并且从娃娃抓起,但不是照搬国外的华德福、斯坦福、IB教育理念,我泱泱大国,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实在可惜。钱校长走访了很多培育机构,比如台湾的道禾、小鲁文化和培德教育等,这些中式教育虽然还没能被广泛的了解,但是相信从国外回来建设中国教育的有心人,渐渐会给我们拉开中式教育的大幕,一方面我们像发达国家的孩子一样重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我们有能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任重而道远。也许不久的将来,钱校长就会写一本关于国内教育的书,拭目以待!

    钱校长结合自身独特的优势,写了《熊掌和鱼:略带偏见的中西方教育比较》。链接如下:

    http://www.sohu.com/a/114456520_100928

    绝对可以引发家长足够的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校长日记》,窥探美国顶尖私立学校一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vr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