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的小P突然进入了老僧入定的佛系生活状态。不淘宝,不逛街,不购物,不消费(嗨皮),每天的开销就是吃饭,吃的还很素!
曾经把“努力赚钱,开心花钱”作为人生信仰的小P,现在却进入了消费冷淡的状态,只在有确切需求的时候买东西,其他时间淘宝、商场是啥我不知道。
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好多人这样了。。
有这样一大群人,“月入一万,花销一千”。你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恰恰是当前许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中国家庭的缩影。不知不觉,中国人财务状态,已经从“怕欠债”转变到了“高负债”。今天(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称:中国家庭债务率已接近美国水平,要高度警惕。
蛤,给你算一笔账。月入一万,房贷5k,车贷2k,家庭开销2k,剩给你的可不就1k了吗?“月入一万,花销一千”或许就是一二线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真实写照了。月入一万是低保户,月入几万是中产了吗?百度关键词:华为、中兴员工,中年危机,看看这两年的热点新闻
。。

什么原因这些月入过万的“穷人”不得不“节衣缩食”?是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还是?请跟小P一起走进科学,走进金融~
2017年11月,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的《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依然延续上升趋势,从2017年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
居民杠杆率,是指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199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只有3%,2008年也仅为18%,但是自2008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开始呈现迅速增长态势,短短六年间翻了一倍,达到36.4%。到了2017年三季度居民杠杆率已经高达48.6%。
虽然贷款购物越来越普及,但房贷依然是造成中国居民负债增加的最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指出,“房贷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债务的大头。”划重点——“房贷成为中国家庭债务的大头”。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说,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直接表征就是美国低收入阶层大量举债买房。
以家庭债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式计算,当前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率已接近美国家庭部门的债务率水平。而且,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分布明显失衡,个别家庭的债务风险已经处于较为危险的水平。这也说明,中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苏宁金融研究院分析称,从微观角度来看,过高的债务让无数年轻人有钱不敢花,即便他们收入再高,在巨额债务面前也是枉然。
新闻想说明一个简单的现实:中国人负债太高了,很危险。另外,负债太高导致消费萎缩了。
想到之前看的一个小故事,谁是穷人。一个三四线城市,有两套房,一套住一套租,月入5k,租金2k。一个一线城市,月入3万,供着两套房,月供2万。论纯资产还是一线城市的更多,纯收入也更多,应该是一线城市的富。但你反过来想,谁更怕失业?谁失业了会急得跳楼?恐怕还是一线的。为啥,经济压力更大,杠杆更大,消费更大。所以,越是大城市的越是焦虑,越失不起业。
那么,放弃一线城市的一切,回农村。刚有一群哥们逃离北上广,回了老家,又狼狈的逃回北上广了。习惯了one night in beijing,哪里还能过得了农村生活?
高收入、高杠杆、高消费、高负债的一二线城市,或许就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无奈的最优选。
不买房,不买车,不封妻,不荫子,我是光荣的守夜人?参见新闻,杭州九堡房租狂涨租客抗议,美国年轻人花销大头是房租。。想脱离生活的压榨,或许只有出家为僧了。
说点正经的,现在年轻人高负债高压力生活已成必然,金融大环境还是喊了很多遍的凛冬将至,日子不好过。我们要怎么应对?小P秉承以下观点:
1、节流:控制欲望,节制消费
额,土豪请随意。穷逼只能主动或被动截至消费欲望了,没钱还怎么花。
2、开源:开拓财源
年轻人的压力,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再多点钱。。
3、学会理财,合理配置资产
通胀的大环境下,钱放着不生钱就是贬值。学会理财,合理配置个人资产,不指望靠钱发大财,好歹跑赢通胀。
4、再提一次,多想点赚钱的路子
怎么才能减轻焦虑,怎么才能避免中年危机?有个自媒体老鸟说,打工的时候我很怕失业,后来我做自媒体有了稳定的资金流入,虽不至于大富贵,但维持生活足以。然后就没那么焦虑了。
凛冬将至,聪明的松鼠不仅会囤粮,还会种植粮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