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刘强东曾说,很多中国保险公司是挂羊头卖狗肉,必须让保险公司回归保险才有未来。
刘强东终于圆了他的保险梦,正式入股安联财险跻身“二股东”。
而这次,刘强东正式进军保险行业了。继BAT之后,京东也斩获保险牌照!
未来京东的快递员可能还会担起保险员的职责。
1
京东圆梦,
刘强东以后也要“卖”保险了!
7月24日,从银保监会官网获悉,安联财险注册资本从8.05亿元增至16.1亿元,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持股比例由100%降至50%,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京东”)等4家股东认购50%股份。其中,京东出资4.83亿元,持股30%。
这也意味着,“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完成对保险的布局。和BAT略有差异的是,此前取得的基本都是互联网保险牌照,京东此次拿下的是传统财险牌照。
再看安联财险,安联财产是由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单独出资设立的外商独资法人保险公司,于2003年成立,向中国境内的个人及企业提供旅游险、健康险、车险等保险业务。此次股权变更也意味着安联财险将由外商独资变为中外合资。
2
4.83亿入股老牌外资安联财险
京东既送快递,同时担任保险员
刘强东这次彻底圆了他的“保险梦”!
近几年,市场一直就有传言,京东在谋求保险牌照。
从2013年起,京东就开始布局保险业务,与太平洋、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售保险品类涵盖财险和寿险全产品线。
2015年,京东将保险作为第六大业务板块并入京东金融体系,同期京东金融推出5款创新保险产品,分别是众筹跳票险、海淘交易保障险、投资信用保障险、家居无忧服务保障险和30天无理由退换险。
2016年,京东更是参与了互联网车险平台“OK车险”的A轮融资。此外,在保险方面,京东金融还成立了自己的保险商城。
2017年,刘强东在京东开年大会上表示京东正在申请保险牌照,高调宣布即将进军保险行业,并称京东要在2020年成为全球三大金融科技公司之一。刘强东还表示:“我不会发展任何一个分支机构,不会发展任何一个所谓各地区的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遍布全国的京东12万快递员,未来既送快递,还担起保险员,可以上门服务或现场勘探定损。”
刘强东对保险行业有着自己独特见解。刘强东7月9日曾发文称:“很多中国保险公司是挂羊头卖狗肉,必须让保险公司回归保险才有未来;过去在中国几乎投啥都赚,保险公司收益看起来都不错,但未来中国保险的资产管理和风控将成为核心能力和竞争力;另外,保险业务都必须从20年时间开始起步,才能见到一点效果。因为京东目前做的物流供应链和技术投资都是要20年才能看到效果的,看好长期业务。”
在此之前,京东已有一块保险经纪牌照,通过京东金融全资持有天津津投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京东虽然有了中介牌照,但只能作为平台卖别人的产品。此次入股虽然安联财险虽然只是二股东,但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的保险牌照。
3
互联网公司加速抢滩保险业务
BAT全方位布局保险业务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迎来快速发展的势头,互联网公司自然不愿意错过基因和流量优势的好生意,加速抢滩保险业务。
在BATJ中,阿里保险业布局最深。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平安联手成立了众安保险,拿到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
此外,蚂蚁金服、天弘基金分别出资3亿元和2.05亿元,与其他发起人一道发起设立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拿下阿里系第二张保险牌照。
2016年7月,蚂蚁金服以8.33亿元增资入股大陆首家台资财产保险公司——国泰产险,认购完成后,蚂蚁金服以51%的持股比例稳坐控股股东之位。
腾讯方面,目前已获得财险、寿险和保险代理三张牌照。和阿里一样,腾讯同样借众安保险拿下了国内首张互联网保险牌照。
2015年7月,腾讯发起设立互联网寿险公司——和泰人寿,2017年1月,和泰人寿获得保监会的开业批复,5月已正式开业。
2017年10月,由腾讯持股57.8%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得了保监会批准。
和阿里、腾讯相比,百度相对缓慢。2015年,百度与安联保险、高领资本宣布联合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不过至今未获批复;随后2016年,百度与太平洋产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2017年10月,百度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0%;2018年,百度向工商局预核百度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通过。
此外,今年2月,美团旗下的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获批,美团拿下保险中介牌照。
慧择网副总经理宋浩盛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保险本身有向网上迁移的趋势,互联网保险是保险业的发展潮流;二是在中国,保险消费正在从个人的人情消费向平台的专业化消费转移。用户变被动推销、人情购买为主动消费,需要在上网找到专业人士咨询购买。
4
BATJ四大巨头不仅仅只有保险行业
背后更有风起云涌的金融布局
除了在互联网主业,BATJ在金融板块的布局也不断提速。
在BATJ中,百度金融曲线设立了百信银行,并拥有支付、保险中介和小贷牌照。
蚂蚁金服手握支付、银行、保险、基金、小贷等高含金量牌照。腾讯手握支付、银行、互联网保险、小贷、基金、保险中介等牌照。
京东金融具有小贷、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牌照。
从目前的金融布局中不难看出,腾讯和阿里依旧强势。与阿里相比,腾讯率先占领证券领域,入股中金公司,持股4.94%。此外,公开消息显示,目前腾讯是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香港证监会认可,并无内地证券牌照)的主要股东。
而对于一再水涨船高的基金牌照的获取对于4大巨头来说也是很不容易,截至目前为止,只有阿里控股了天弘基金。
小贷公司、基金销售和保险中介属于比较好获取的牌照,唯一的例外是百度尚未获得基金销售牌照。
此外,除了京东金融外,其他三家都入股银行,且持股比例均为30%,但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可以分别称之为腾讯旗下和蚂蚁金服旗下,但是百信银行只能算是中信银行旗下,在银监会的批文里面,这家银行全称是“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而京东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业内之前就一直有传言, 京东金融正在与正徽商银行联手,申请直销银行牌照。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BAJT在保险领域的布局。对保险领域情有独钟,腾讯和阿里在这片市场都在重点耕耘,并且拿到了多张牌照,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牌照;百度方面的进展就比较缓慢,暂时还未得到保险牌照。而京东一直积极布局,直到24日终于尘埃落定,入股外资安联财险。
此外,阿里、京东、百度的金融业务拆分均已完成,BATJ互联网巨头中只有腾讯暂无动静。但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曾经表示:“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不会包在一个所谓的金融集团里面来做,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拆分而拆分。”
5
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
金融人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很多人说,流量的入口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下一步继续发展,但是与流量的对立面就是风控!这是扼住行业咽喉的第二只手。
平衡流量和风控,就如平衡人性中的理性和贪欲。
根据以往的各种数据何分析来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互金主流玩家,互联网背景从业者要远多于金融背景从业者,大概是“二八分”的比例。
互联网的玩法,就是先冲流量,急速做大,疯狂融资,烧钱再冲量,形成壁垒,然后站在高筑的城墙之上,放眼天下再无对手。
互金行业用这个套路发展,如同玩火。
风控就如金融命门,不管是华尔街巨鳄还是世界财团,都曾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风控就如人性的刻尺,衡量贪欲和理性的平衡,在这里,永远没有“大而不倒”的神话,稍微偏移,就会陷入欲望深渊。
这段时间,P2P平台不断”爆雷“,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018下半年,我们仿佛看到了2013年似曾相识的疯狂。在金融行业兜兜转转的,都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结局——源于同样的欲望。
做金融,风控就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试问,如果不知道风险的判断贸然就将钱投出去,这不就是”找死吗“。
互金行业获取一个流量的成本,已经高如天际,如果再被风控自行砍掉,是一种怎样的抉择和心酸?
风控部门,在互金公司处在一个尴尬位置,几乎要与全公司为敌——但在传统金融领域,风控部门却是核心部门。
行业真相是,在金融领域,不是做得最大,跑得最快就是胜利者——活到最后的那个,才是赢家。
流量和风控这两个命门,让互金行业如走钢丝,左支右绌,然而,外部浮躁而恶劣的环境,让行业更是如临深渊。
对于每一个金融从业人员来说,最专业的职场态度就是对每一分钱负责,让他们有条不紊的为公司,为社会服务,控制好风险有时候就是对于金融企业最大的帮助,也是最理想的状态!
2018,对于金融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一年,跑得快的不一定会赢,活下去的才是赢家!
END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quanshangcn)、中国基金报(chinafundnews)、一本财经(yibencaijing)、腾讯科技,泽稷网校微信公众号CFAer(ID:CFA-CHN)获授权转载推荐 ,编辑:lililuo,泽被天下,稷往开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需自行联系授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号:374208596!加CFA全球考友群@CFA主页君微信号:37420859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