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一定要超越父母吗?当然不是。
在教育领域,我们经常看到不同孩子之间的成绩差异。有些孩子似乎天生聪明,成绩优秀,而另一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取得进展。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谚语:“无论成绩好坏,每个孩子都是他是参天大树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别人花怒放了,自己的花没动静就着急,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有的孩子是花,有的孩子是树,有的孩子可能只是一棵平凡的小草。不能拿它们来比高大,更不能将它们来比芬芳和美丽。因为,它们本就是独立为一的个体,都有属于它们各自的精彩和美丽。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立存在的种子,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生长期和成熟期。有的孩子会迅速绽放,而有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有的孩子甚至给点阳光就灿烂。
记得我初中时候,每次语文考试作文扣的都很少,几乎就是语文老师手里的“范文”来朗读。而我的女儿,虽然她文笔还不错,但每次作文都扣很多分数,这是她从没超越过我的地方,也是我很无奈的地方。
我身边的朋友都会说:“你女儿啊,肯定继承了你的写作天分,写作一定很好吧。”然后我每次都无奈地摇头叹气:“不要迷信,看到我女儿的文章,你们就不会这么想了。”我的女儿,她从小就对语文没啥特别大的兴趣,语文成绩顶多就算中等层面,从来也没有突出和拔尖过。
事实上,她就是一个偏科的孩子啊,不喜欢重复的背默记,也不喜欢枯燥的“文科的学科模式”。因为偏科,所以她的成绩一直不算拔尖,也没来到一个高阶的层次。
但是,我从内心里也有欣赏我女儿的地方,因为她拥有很多我不具备的优点:比如她手巧,动手能力强,数学和物理都比我好,做的短视频点击量比我高很多。
现实生活里,博士的孩子可能是学渣,舞蹈家的孩子动作笨拙,歌唱家的孩子五音不全,企业家的孩子毫无经营意识,这样的状况太多了,要不怎么有那句话:“桃李满天下,家里结苦瓜。”
所以我非常欣赏清华大学教授刘瑜的一段话,她说:“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参天的大树,而是让这棵小草长成一棵美好的,健康的小草就可以了。”
发现和尊重孩子的特点,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陪伴孩子成为她想成为而且能够成为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为人父母能够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吧。
因此,面对他们的优点,我们多给他们点赞和鼓掌,面对他们的劣势,我们就多点包容和完善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周期和成长节奏,身为父母,我们只需全力细心呵护他们,陪伴他们经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因为无论阳光还是风雨,我想这都是一种幸福而真实的体验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