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888375/7e563259c651aaf7.jpg)
梧桐树是我喜爱的,凤凰非梧桐不栖。
小时候住的地方,屋后是一座大山,房前一条小溪在门口曲折流向后山。记忆中最快乐的,就是沿着小溪向后山散步。
房子后面是一片梧桐树林,打开北窗在家里就能看见,雨天还能听到雨打梧桐叶的声音。雨打梧桐叶,虽比不上雨打芭蕉来的脆,却也另有一番情趣。
据说梧桐树能招引凤凰。《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早文献了。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这就不难理解古人独爱梧桐,喜作“栽桐引凤”之事了。
“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叶生既婀娜,落叶更扶疏”。这样的美景在家中就能享受到,而且是一片梧桐林。记忆中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凤凰栖于梧桐树上。
这是一片油桐,叫千年桐,结的果实皮有皱纹,又称龟背桐,寓意长命百岁。果实可以榨油,榨出来的油叫桐油,以前的木制家具上油漆就是这种油。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也就成了文人笔下忠贞爱情的象征。
人是有感情的,喜欢以物寄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一曲《长恨歌》,此时的梧桐成了离情别恨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李易安《声声慢》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风吹落叶,雨滴梧桐,让人伤感,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当时年少无知,少年不知愁滋味。当春天梧桐发芽,露出鹅黄色的嫩叶时,高高兴兴地在梧桐树下游来窜去。一会用手轻抚那光滑清冷的树皮,一会靠着树干仰望透着霞光的树叶。林中的气息怡人,虽还穿着冬衣,却感受到了春的温暖。当梧桐叶长到能包住鸡蛋的时候,春暖花开季节就到了。
印象中梧桐花开是早的,满树的白花透着一些紫色,有些树还找不到树叶,全被花占满了。我最喜欢看的场景是一两株捂桐树开满花,孤独地站立在路边,或山坡上,远远就能望见。它像是消息树,宣告春天的到来。每次遇见都让我兴奋。
古人说梧桐树能知岁月变更。
据陈淏子《花镜》记载:“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是何时,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这太奇妙了!我也考证过。有两年立秋的时候跑到梧桐林里,树下真的开始落叶,并且是一天比一天多。是不是从立秋开始落第一片树叶,却无法证实。旁边的落叶树却还没见落叶。
很多人把法国梧桐当做梧桐树,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树种。
按《本草纲目》,桐的释名有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桐有青桐、赤桐、白桐,宜琴瑟。”
自古上好的琴都是用梧桐树做的。中国古代四大名琴:蔡邕的“焦尾”,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
据说东汉时候,有一个人用梧桐木烧火做饭,木头燃烧时发出奇异的声音,正巧被蔡邕听到,他感觉这是一块好木材,于是就从那个人手里要了来。蔡邕把这块劫后余生的梧桐木制成琴,声音异常优美动听,绝世无双。可惜的是,木料一头已经被烧焦,所以取名“焦尾琴”。
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似乎只有人才能有感情,草本是无情的。但科学发现,每片树叶在将落之前,会先将所有糖分、叶绿素等营养成分退还给树身;就是落地腐烂后,也化为肥料供应母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谁说草木无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