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医院,有种被排除在生活之外与世隔绝的感觉,一切都被迫停滞搁置不提,只有他每天来看我陪我吃饭放风,才带来一点外界正常生活的气息。
一个病友,44岁大姐,曾经跟老公做各种小生意,现在做清洁工,4个孩子,老大在富士康,下面3个清一色小学生。
她不知为何跟病房打扫卫生的阿姨闹了也不知什么矛盾,貌似牵涉到一部不值钱手机的丢失,虽然后来在抽屉找到了。
反正那天早上,医生来查房的时候,正好那个清洁阿姨也进到病房来例行擦抹,她躺着,大声气呼呼地说着别人欺负她之类的话,还夹杂着村妇骂街的词汇。
那个清洁阿姨没说话,有点纳闷疑惑地看看她,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不急不慢地继续她的工作。待擦到她旁边床柜时,医生拍矛盾冲突激化阻止了清洁阿姨,让她去擦别地方。
然后护士听到嚷叫,也过来问怎么回事,安慰她没人欺负她,医生说要不要给她找来心理科医生疏导下。
看着这一幕我如坠五里云雾,丈二摸不着头脑。只看见她因气愤激动而不住上下颤动的肚子渐渐平息下来。
难道是受迫害妄想症?还是在医院这个特殊密闭环境呆久了情绪异化?
另一个病友阿姨,女儿来陪护。
女儿30多岁,初中毕业,是我引以为戒最不愿意成为的那种女性。
操心着儿子英语成绩,在班级名次,反复念叨着如果提高5分能提高多少个名次。
在小孩做作业的时候一直在旁边吼,批评指正,恨不得自己代劳替孩子做,做作业的过程就是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对吼的过程。真同情孩子!两个人都累。
时刻不停地追着给孩子吃东西,追着给孩子涂药,孩子反抗不听。我看到一个母亲如何因教育不当失去孩子尊重。
吃过饭无所事事就坐着看电视,《亲爱的翻译官》依然看不出主角职业素养的伪职场剧,《杉杉来了》中赵丽颖演的傻白甜的主角,张翰依然一副死鱼眼面具脸充高冷霸道总裁,弱智剧情,我们的电视剧多少年都没进步,除去外面形式各异的壳里面的内核千年不变。要么就是手机斗地主。
这样没有自我的妈妈,这样可怕的教育方式!这样琐屑的生活!
怪不得说妈妈的素质在教育孩子方面重要。
上学时一位老师说过一句有点刻薄的话:“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无知的光芒。”
有时看着有些人的眼睛,我总想起这句话。
还有一句则是:
“他对受转瞬之念和不受控制的本能辖制的生命少有尊重之心。”
对于崇尚自我实现和充分利用生命创造价值欢欣的人来说,这种受本能辖制的生活方式是令人鄙薄不受尊重的,本质上跟猪猡在泥潭中打滚无甚区别,纵便这种生活自有它生的乐趣,也是一种庸常的生活常态。
不努力活得丰盛,就无力量抵制这种裹挟碾压一切的洪流,最终湮没在这种庸常的生活中无法自拔,这是最可怕也是最力求规避的。
对于有些人一闲下来就叫无聊,不知该拿自己和自己的时间怎么办,这简直是一种“暴殄天物”。于我,时间永远是不够用,永远是最宝贵最有价值最稀缺的资源。
生病才知道健康多么可贵,人说惜福。
当意想不到的病痛落在自己身上,不能接受,有一种荒诞不真实感。
等诊断结果出来有一种等宣判的心情。
那天看到一篇杨靖写的《当一名自由撰稿人,几乎是马克思唯一可能的选择》提到马克思的工作习惯:“马克思长期的习惯是一直熬夜,到次日中午才睡觉。他会日以继夜地写作,以致搞垮身体,这样就不得不停笔休息一阵。”
原来马克思也有点类似巴尔扎克,是不爱惜身体的“自杀式艺术家”。
看来身体真是一部娇嫩的机器,每次主观上想努力或超出它的负荷时,身体都会小小地反抗下,提醒你调整节奏悠着点,细水长流来日方长。
Take it eas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