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手艺

作者: b4c3eecc1b51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19:15 被阅读73次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留住手艺》。

    说到手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手工工匠们,他们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够将普普通通的一些材料,打磨成精美实用的手工艺品。但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有许多市场转型不成功的手艺,正在消亡。有人会说,“消亡就消亡了呗,关我什么事。”也许是的,少了一个手艺人做的碗,还有无数个厨具工厂做的碗。然而你会不会奇怪,为什么如今各种木工坊、陶艺馆、造纸工作室等手艺工坊竟然成了旅游景点。人们走进这些地方时,到底是想从那些手工艺人的生活中,寻求什么?

    本书提出了一种解释,作者觉得,手工艺人保有的不仅是制作一件器物的技术,而是一份最为质朴和纯粹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纯粹的关系,正是变得越来越机械和冰冷的工业化时代中,人们越来越缺乏的东西。

    本书是作者和16位日本手艺人的访谈录,但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作者耗费了几十年,采访了1000多名日本工匠,记录下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日本人自古是相信“万物有灵”的,对他们来说,手艺品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品而已,它传递着手艺人的温度与祝福,每一寸材料中都供奉了自然的神灵,凝结了古人的智慧,是一次穿越过去的,与时间的对话。

    然而,“万物有灵”的古老观念却曾经一度失落了。在二战以后到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现代化进程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经济的空前繁荣,让一些质朴的观念显得不合时宜,其中就包括“万物有灵”。直到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之后,人们开始反思、检讨先前的过度消费、过度欲望等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出现了种种如“断舍离”“极简生活”“低欲望社会”等等观念。其实,对比“断舍离”和“留住手艺”,一个是“断”,一个是“留”,看似矛盾的背后,谈到的却是同一种精神。“断”的是消费社会产生的过度欲望,“留”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本书作者叫盐野米松,出生在日本一个生活气息非常浓的小县城。他小时候居住的街上到处都有作坊,很多同学的父亲也都是工匠,在家里整天都能听到街上满是敲敲打打的声音。这样的童年让他从小就对手艺人和手工艺品有着独特的感情。带着这种怀乡的情结,他在事业有成之后,毅然放下了富裕的生活,开始了一场寻访人生意义的旅程,而寻访对象,就是他从小熟悉的那些手艺人。随着寻访的深入,在这些朴素的手艺人身上,他找到了一种人们正不断失去的,本来该有的活法。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在今天的音频中,我和你分享书中最打动我的三点内容。第一点,为什么说手艺人的身体连接着人与自然?第二点,为什么说手艺人的活计连接着人与人?第三点,为什么说手艺人的作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重点:为什么说手艺人的身体连接着人与自然?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生活在都市中,距离自然越来越远。就在我们慢慢觉得,钢筋混凝土的世界就是生活的全部的时候,其实在不远的地方还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往往就在都市的周边,有许多幸福的手艺人仍然与大自然紧密接触,他们按照四季的节奏劳作,怀着感恩的心情将自然赋予的材料变成一件件器具。他们都是大自然的魔法师,利用阳光、风、水、火、细菌,借助极少的工具,用手指、脚,甚至嘴,将那些其貌不扬的原材料变成一件件实用的日用品。作者认为,这种生活或许比城市中的生活更有人味,也是一个人更值得拥有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点原因。

    首先,当人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这种和谐自有一份美感。手艺人正是按照自然的节奏来工作的。每位手艺人都有一本自己的自然日历,我们可以从他们手头的活计感受到季节的变迁。特别是收集原料的日子,每种材料都有特定的采集时间,一旦错过就要等来年。

    比如说,织布匠人在春天采集蚕丝,夏天收麻、采藤蔓,冬天抽芭蕉丝。筱竹需要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十八天砍伐,夏天砍的嫩竹水分多、柔软,适合做毛巾篮,而冬天砍的竹子结实,用来做画的边框。盛夏,刮漆匠游走于山林间收集漆液,也就是漆树的汁液,是天然的涂料。除了一些传统的节假日还能接触一下农历之外,现代人的日子变成了手机上的一个数字,早已忘了曾指导农业生产上千年的农历。在这一点上,日本和中国非常相似。但手艺人们却依然遵循着这种古老的历法,参照古人传下来的时间节点,在实践中书写自己的自然日历。

    当然,有人会说,亲近自然不一定要在山林啊,我在家也一样养花草。或许是的,但手艺人可不仅是贴近自然而已,他们还会与造化争巧,这就是作者看好手艺人生活方式的第二点原因。每位手艺人都是大自然的魔术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他们熟知植物、矿物、水、火、土、风和阳光的特性,能够将各种原料巧妙的拆解、糅合,最终制作出我们生活的器物。

    举一个船匠山元高一的故事,他就是一个这样的“魔术师”。他总是自己去山上挑选木材。别看只是挑木材,这里面的知识可多了。比如他从不选离群索居的树木,因为独自生长的树饱受东南西北风的压力,材质一般都很弱。要选就得选树皮光滑但又有树节的树,因为只有这样的树做成木材后,既不会有疙瘩,又保有着一定的韧性。

    再比如铁器作坊“源次锄”,这个品牌专做农具。源次锄的第二代传承人高木彰夫,他拥有绝佳的改造钢铁材质的技术。长期的经验,让他能够通过钢板烧制的颜色判断温度,也可以通过改变淬火处理的材料,来调整钢的软硬度。如果想让钢材变脆,就可以用水冷却法;如果想让钢变得更有韧性,就需要用油或铅液浸淬。

    手艺人们不仅自己练就了这些绝技,还特别善于观察自然,让自然来帮助自己。举一个纺织工艺师石垣昭子的例子。你知道织芭蕉布所用的茶色染料要怎么找吗?如果自己在山里闷着头找,是很难找到的。正确的做法,是跟着野猪寻找。因为茶色的染料提取自一种叫做蔲娄的植物,这种植物是野猪最爱的美味。所以手艺人们只要跟着野猪的足迹,就能找到蔲娄。

    得到了动物帮助之后,还要有大海的帮助。提取染料染好布之后,接下来,就是晾晒芭蕉布了,这里面也有讲究。为了让布料的色泽看起来更清灵,必须先把布拿到海里用海水泡着,泡完之后,才能拿到太阳底下晾晒。海里的盐、太阳的光和海上的风,去掉了布上的灰尘、浮色和多余的浆料,让布匹变得更清爽、轻灵了。

    也许有人会嘲笑手艺人,用一种商业化的思维,说他们固守的手艺只是一些陈旧无用的技术。确实,手艺本身确实没那么高科技、商业化。但作者认为,手艺吸引人的不仅是奇妙的技术,而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这就是作者看好手艺人生活方式的第三点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手艺人的本质,是一群对这个世界仍然怀有敬畏与感恩的人。他们在自然中不断地摸索,从来不妄图去主宰自然,这才是手艺人身上最珍贵的,也是作者在寻访这些手艺人时感触最深的。

    西方人自古相信,人的力量是用来改造与征服自然的,但是东方的哲学,却历来是尊重甚至是臣服于自然的。这个价值观在日本匠人的身上特别明显。他们小心地按自己的需求采集原料,保护没有被砍伐的母树,及时栽种护理,不浪费,即使是不好的材料也会尽力寻找它的用武之地。日本作为一个泛神论的国度,一草一木皆是神灵,每年都有固定的节日感谢自然赋予的生存物资。

    比如,现已过世的筱竹编手艺人夏林千野就曾说过,即使竹条稍微有点损坏,也不会扔掉,而是会把它们巧妙地用在边框里。为什么呢?因为她心疼这些筱竹,它们也是在阳光雨露里好不容易长大的生命,不能就这样被人类白白地浪费掉。再有,一些靠漆树吃饭的漆匠们,时时刻刻都在感恩漆树为他们的生存所付出的代价、所承受的伤害。他们会在心中时时供养漆树,每隔几年就会做一次大法事来祭拜漆树的亡灵。再比如,一些需要采集柳枝和芭蕉的手艺人,也都是采集多少就种下多少。绝对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去杀鸡取卵。正是因为心中有所敬畏、有所感恩,大自然才能源源不断地供养一代一代的手艺人。这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后的城市里,很难找到的。

    刚刚分享完了第一部分内容,说到了手艺人和大自然亲密的关系,他们依循自然的节奏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掌握自然的规律,用巧妙的办法让它们为我们所用。同时,手艺人们时刻敬畏、感恩自然赋予的一切。

    当然,手艺人们努力打磨手艺,制作器物,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让器物能够为人所用。凝结着手艺人心血的器物,就像是一个奇妙的媒介,连接起了制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微妙关系。这就是接下来要给大家讲的第二个内容:为什么说手艺人的活计连接着人与人?

    第二部分

    手艺人虽然总处于孤独的创作中,但他们绝不是孤立的个体。手艺人通过手头的活计串连起了自己的家人,串联起了一代代绵延不绝的师徒情分,也串联起了手艺人与无数使用手艺品的消费者。

    我们首先要说到的是手艺人与家人的关系。要完成一件手艺品,这门手艺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个家族的集体劳作,家里的男女老少各有分工。很多手艺人通过辛勤的集体劳动,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

    比如,在日本的山形县有一种叫椴木织的编织手艺。这种编织技术是以椴树皮中抽取的纤维为原料,进行编织,工艺十分古老。在制作过程中,纺织工艺师喜代夫妇有着明确的分工,丈夫负责植树、养育、砍伐、剥皮这些体力活,煮皮、抽丝、织布则是妻子的工作。至于家里的老人,即使眼睛看不清了,也能凭着手的感觉帮忙纺线。再加上各家各户互相帮衬,共同劳作,整个村落还可以看到古代集体生活的影子。老奶奶们聊着天就把手头的线给搓了,手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这个村的老人都很高寿,从没有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

    再比如兵库县的柳编技术。据说在过去的时候,这是兵库县人人都会的技术。男人们负责编织大的、用来装行李的柳条包,女人们因为和服裙摆窄,活动不方便就以编小东西为主。因为这个地区多雨多雪,不适合经常外出工作,所以各家各户在雨雪天就靠柳编来补贴家用。

    这些都是通过一门活计,来将一个家族甚至更大的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子。所以作者认为,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手艺,无论哪个年纪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这样的模式,既和谐了家庭氛围,也有益于家人的身心健康。再反观城市中的家庭,子女忙碌工作,老人空巢在家,家人虽然住在一起,却缺乏沟通交流和情感维系。这样的生活,真的有比手艺人的家庭生活更幸福吗?值得我们思考。

    手艺除了在维系家庭关系上有着作用,同样也在维系一种代代相传的师徒情感。书中所提到的手艺,往往在日本已经有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改良才有了现在的面貌。不同于现在的学校教育,一门手艺能代代相传,依靠的是手工艺的师徒制和传授学习的方法。这套方法有着非常完整的体系。

    很多师徒本身就是家人,父传子、母传女。但是,也有很多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传递。两者形式略有不同,但传道授业的方法是一样的。师傅并不会手把手地教,而是要靠徒弟在观察和动手中自学。就算是非常出名的手艺人的孩子,刚开始当学徒时,也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书中提到了一位宫殿木匠小川三夫先生。他给新收的徒弟们布置的任务,就是每天打磨各种刀具,负责做饭打杂。只要把师兄们伺候得高兴了,师兄们就会点点滴滴地开始教他们凿子怎么用,窗花怎么雕,各种技艺的技巧在哪里。再比如铁匠高木彰夫的手艺,虽然是通过子承父业学来的,但在学习初期,也只能帮忙烧炭、锯炭,在烧和锯的过程中了解炭的品种、长短对火候的影响,再慢慢地尝试打制。当然,也有一些特别厉害的手艺人,不需要太多教学,只是看和听,自己琢磨,就能掌握这门技术。比如手编工艺师长乡千代喜就没有师傅,完全依靠学习别的作品,就学会了野葡萄藤的编织技术。甚至还在传统的编法上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最终成为了野葡萄藤的编织大师。

    我们现在看过了太多的“几十天速成流利英语”这样的广告词,你可能觉得这么学习手艺很浪费时间,但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手艺的学习无法速成,也不能仅仅依靠语言来教授,最开始也最紧要的是,要在简单重复的劳动中打磨出一颗真诚、谦虚、好学的心。没有人会给你标准答案,需要你主动去学习、思考,摸索出自己的方法。

    当然,每一件制作出来的手艺作品,最终目的都是为客户服务的,那么,手艺品与标准件的工艺品差别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差别就在每一件手艺品的制作,并不仅仅凝结了手艺人个人的心血。客户往往也参与了手艺品的设计,而后手艺人再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出符合当地风土及使用者习惯的器具。这就让每一件手艺品都是独特的,同时也凝结着手艺人与客户之间充分的沟通和理解。

    书中提到的几种船只的设计,比如冈山的高濑舟、冲绳的鲨舟、熊野川的平田舟的诞生,就是为了适应不同性格的河流、不同的用途、不同的传统习俗,慢慢改良而成的。它们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有了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样貌。比如高濑舟的尺寸较小,最大的特点就是轻,适合一个人撑着去打渔,轻轻一撑便能乘着小波浪嗖嗖飞奔起来。鲨舟没有龙骨,是用一整根原木掏空后制作的。它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海船,船体抹上了鲨鱼油防水,船头船尾翘起,这让船体即使进了水也不会沉。有经验的渔民在暴风骤雨的天气,甚至会故意将船弄翻,然后抓住船帮劈浪前行。平野舟则是为了适应流势很急的平野川设计的,船体轻盈得像一片叶子,不用劈波斩浪,而是能轻盈地乘着波浪前行。除此之外,船匠还会根据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对大小、高矮、配材做进一步的调整,让客户能够用的更加得心应手。

    我们可能觉得,在工业标准化生产的逻辑里,这种制作方式只是一种费时费力的低效生产方式。但作者说,手艺人并不是在一成不变地重复劳动,而是抱着对每一位客户的体谅,将心比心来制作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

    好了,刚刚说完了第二部分,说到了手艺串联起了血缘、师徒、工匠与客户。家人间的相爱与默契,师徒间的爱护与传承,工匠和客户间的尊重与信任全都包含在一针一线、一钉一卯之中。这能找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包容、爱与尊重,能让我们在这个越来越冷漠、自私的世界里柔软下来,关注身边的人。

    更进一步地,作为绵延多年的传统手艺,它的身上承载的,已经超越了个人和时代。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什么说手艺人的作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第三部分

    传统与现代似乎总是一组对立的词,但什么是传统,什么又是现代呢?好像也没有哪个时间点,就将传统和现代清晰地分隔开,只不过在不知不觉中,曾经的潮流物品,变成了如今的传统物件,甚至被人遗忘。但就在这个过程里,有着不能简单用“新和旧”“有用没用”来概括的价值与意义。

    还记得上一部分提到的高濑舟吗?随着铁路、公路、桥梁的日益完善,江河里已经很少有高濑舟的影子了。在冈山县境内的三条河流上,本来高濑舟是最主要的渡河工具,现在的订单越来越少。船匠山元高一每次开工,都抱着一种“制作最后一件高濑舟作品”的心态。

    面对各种传统手艺的衰落,有人满不在乎,有人惋惜。作者却认为,万物都是生长的,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需求、新的审美,不满足当下需求的事物会被自然淘汰,每个时代都得面对,我们不是特例。古人也没有因为怀念石器时代而不接受铜器的诞生。然而,我们依然可以努力让这些古老的手艺焕发新的生命力,为现代人所用,有需求才能活下去。许多手艺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挖掘。

    这本书所介绍的手艺,很多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都是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许多已经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状态。比如宫殿大木匠所做的木建筑,能够千年不倒;法隆寺选用的丝柏1300年都没有变形,强度不减。从手艺人的技术角度说,这是因为丝柏这种木料本身拥有优秀的物理性能。然后在使用它的时候,工匠又严格遵循着一些流传下来的建筑诀窍。比如我们知道,寺庙的柱子上是不能打钉子的,那么要让柱子更稳定坚固,就必须在瓦、墙壁等位置上加力。但是木材一受力会紧缩,不同的木材紧缩程度也不同,这就需要根据木材的习性,事先计算好收缩尺寸。再比如,寺庙的整体是一个不固定死的架构,所以要给屋顶加瓦,就必须两边一起加。如果加完一边再加另一边,寺庙就塌了。这些诀窍在一代代手艺人身上传承,完善,已经几乎臻于完美。

    再比如漆液本来是天然的防腐液,于是催生了“刮漆”这个行当。接着,人们意外地发现了漆树受伤后,会分泌液体有自愈的习性。为了让漆树尽可能地多产漆液又不伤及性命,人们于是提出了“养生刮”的做法。这种做法在不断传承中得到改良,发展到现在。手艺人们都知道,“养生刮”是只刮树的正面不割背面,伤口相隔40厘米是最佳的。只要遵守这个做法,漆树不但不会死,来年还会生长得更好。这些口口相传的秘诀,沿用至今,依然是工艺成功的不二法门。

    还有许多古老的工艺,往往都对应着当时的生活方式,但那些生活方式如今已经改变了。即便还存在着,许多手艺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和用处,但也能大放异彩。

    做了一辈子木盆的木盆师,平野守克对此就深有体会。这种木盆在当地被称作“饭造”,它常用来和荞麦面,而且因为这种木盆很厚,在过去没有冰箱的时代,通常用来保存食物。但现在有了冰箱,木盆逐渐就被人遗忘了。不过在最近几年,木盆的订货量有又了暴增,这是因为“自己动手做荞麦面”,正在重新变成一种健康时尚的潮流。

    再比如葛布,葛是一种植物,用它的纤维织成的布,就叫葛布。葛布在日本古代时候是用来制作礼服或者游戏时的裙裤用的,然而在东京博览会上,手艺师们将它设计成了墙纸。葛布墙纸特有的光泽和耐久性,让它在会展上大放光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效仿。你看,葛布的制作手艺,在新时代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所以作者认为,时代虽然在不断变更,但每一门手艺都有机会找到自己新的定位。有用的东西才能活下去,活下去才叫传承,不然,仅仅当做一件“仅供围观缅怀”的展品,放在博物馆里,对手艺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在老手艺人坚守的同时,有年轻人的加入,在古老的智慧中融入新的设计理念、营销手段,才能让手艺在生活中走得更远。这才是手艺的价值和生命所在。

    这就是最后一个部分,手艺的前世今生,我们应该尊重和深挖古人的智慧,在时代的潮流下赋予这些古老的技艺崭新的使命,挖掘它们新的生命源泉。传承发展,与时俱进,这可不仅是手艺的活法,也是人类的活法。

    总结

    下面来简单的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手艺人用身体连接着人与自然。手艺人合着自然的节奏劳作,洞悉自然的规律,尊重保护自然,用自己的身体将自然赋予的物资变成一件件为生活所用的器具。

    然后,我们说到了手艺人用活计连接着人与人。一件手工品将家人、师徒、工匠与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信任、爱、体贴包含在每件作品当中。

    最后,我们说到了手艺人用作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每一门手艺都是先人们不断积累优化的成果,在新时代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服务于新的需要,继续成长。

    在这本书中,作者说,如果要追溯源头,“手工行业的来源和技术的来源,包括思考问题的方法都来自于中国”,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这也是一次寻根和反思的过程。

    其实,比起手艺失传,更可怕的是失去人的初心,只剩浮躁、焦虑、功利和自私。日本经济在二战后曾有过高速的发展,也一度被称为“世界奇迹”。但高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让人们在追求便利的同时,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了人与周遭世界的关系。从前的那种,“珍惜每个人、每件事、每样物品”的态度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用完就扔”的一次性消费观念,任何事情都被用金钱来衡量。科学技术、工业大发展、现代化,这些我们不停追求的东西,真的是在改善我们的生活吗?这成了值得反思的问题。

    当然,就个人而言,并不是人人都要成为手艺人。但是,我们可以像手艺人一样去亲近自然,分辨不同鸟的叫声,呼吸泥土的香味。我们可以活用身边的材料,为生活增添色彩,用柳条编一个花篮,用泥土捏一个小件。也可以爱惜每一件器物,坏了修修继续用,感恩每日的一饭一蔬、一碗热茶。我们可以学习手艺人洞悉时间的魔力,学习古代的经典,思考未来的趋势,关键是不必浮躁。我们可以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地积累,等待收获。穿丝成布,拼木成船,都需要缓慢和耐心。当然,这或许已是浮躁社会的梦想了。

    不过,如果你恰巧是个热爱手工艺的人,那你真的很幸运。你掌握了一门时空转化的技能,就像小叮当的任意门一样厉害,可以暂时忘记无理的甲方、高峰期的地铁、周末的加班、居高不下的房价,有一段属于自己内心的时间,专注于木头的纹理、丝线的配色、刺绣的针法,尘世的一切开始退后,自我的身心得以舒展。那一份感动,有着四处奔忙赚钱不能给予的滋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住手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al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