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乐嘛?”
“快乐……”
“真的嘛?”
“其实我过得一点都不快乐,有时候真想嚎啕大哭一场;”
“想嚎啕大哭的时候,谁能哭出来就算谁赢。”
后台曾经有用户留言倾诉:
工作业绩指标太高,加班加了一个多月都没完成,这个月的工资又要被扣了,感觉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更加不想上班,但是又不敢辞职。
晚上独自一人在出租屋里吃着难吃的快餐,觉得活着好累好累,莫名想哭。一段时间以来,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自己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我是不是得抑郁症了?
工作压力大,生活不如意,情感受挫败…每个人都曾遭遇对自己来说无解又难熬的困局,感觉像是被困住了,心情很糟糕,一切都很糟糕。
但这到底只是一时的情绪低落,还是抑郁症爆发的前期预警呢?
快乐与不快乐,幸福与不幸福,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假象而已,心智的成熟包含着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我们学会了隐藏内心里面最真实的部分。
长辈常常说,谁苦谁知道。
我们在小时候可能是最接近真实的,挨骂了就哭,给块糖就笑,但是成年之后不一样了,挨骂了未必会哭,拿到了糖也未必就会笑。
成年人就是这样的弱点,“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所以有首歌叫做“不想长大”——以前觉得这样的歌就是小孩子唱的,但是后来突然发现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内心里面,其实也特别想唱。
▼
有些人能够在不开心的时候嚎啕大哭,而有些人不能。事实上,所有人的快乐与不快乐其实是相似的,想嚎啕大哭的时候,谁能哭出来就算谁赢。
这种不开心,就是抑郁吧,平时笑嘻嘻的男人女人,心底大都是不快乐的,抑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不良情绪,几乎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间段都经历过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兴趣下降等情绪状态,而当我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和痛苦境遇的时候,直接反应就是不开心,但是碍于社会面子,只能赔笑脸,最后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有的人能在短时间内都能通过自我调适和外界的帮助,走出困境,恢复心理平衡。
而有的人,在抑郁情绪得不到释放和缓解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痛苦和压抑的状态,最终引发抑郁症。
这类更易于患抑郁症或者深陷抑郁情绪的人并不能从表面察觉,他们有的人外表开朗乐观,内心却陷入思维困局,任由消极埋葬自己。
有的人待人和善,却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独自消化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宣泄,一步步走进死局。
也许他们性格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但是都有同样的人格特点:不敢做自己,不敢满足自我的要求,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果本身“体质就弱”,就同如生活中更容易感冒发烧的人一样,也许表面上看起来健康,但是身体免疫能力比常人差一些,弱不禁风,只差最后一个压倒他的稻草;
这里有一份「抑郁风险评估测评」,从心理学角度,帮助你评估自己的抑郁指数,了解自己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建议,帮助你调整心理状态,提升幸福感和自我满意度。本次测评,我们针对心理认知方面的易感因素,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抑郁障碍发生的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了抑郁障碍发生的风险思维模型。
抑郁风险评估测评
▼
测评体验价 9.0 元
测试题:101题 | 测试时间:10分钟
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
↑扫描 二维码 马上参与测试↑
你将获得什么?
「以下展示报告部分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