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头警告与书面检讨。当学生首次或轻微违反纪律时,班主任可先进行口头警告,明确告知其行为的不当之处及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干扰老师讲课,影响到教学效果,打扰到同学听课,影响到学习效果。若学生不能引以为戒,再次犯错,则可要求他撰写书面检讨,深入分析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对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危害,明确今后的改正方向。
2.为班级提供服务。对于多次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安排一些班级服务任务,如打扫卫生、整理图书等。这不仅能让学生为班级做出贡献,还能在劳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责任感。符合《中小学教育惩戒条例(试行)》第八条的第三点,合理合法,大家不要有压力。
3.限制特定权利。根据学生的违纪情况,班主任可以适度限制其某些特定权利,如课间休息时留在教室、不得参与某次课外活动或班级聚会等。这种惩罚方式旨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活动的影响,从而学会约束自己。符合《中小学教育惩戒条例(试行)》第九条的第四点,同样合理合法,大家不要担心。
4.家校沟通与合作。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教育策略。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监督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行为。这一条有些玄乎,其实多数家长是靠不住的。即便靠不住,班主任也要把教育的常规动作做到位。家长能够配合班主任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孩子的福报。家长不配合,甚至对班主任的要求很反感,咱们也不必内耗。那是孩子的命,咱们改不了。尊重他人命运,做到课题分离,干好自己的分内事,是一个教师的专业态度。
5.行为矫正计划。针对严重或长期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行为矫正计划。该计划应明确列出学生的不良行为、改正目标、具体措施及时间节点。同时,班主任需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策略。表格如下:
行为矫正计划表为什么有些学生总是违纪,且屡教不改呢?
1. 家庭教育不当。
2.学生个人心理、情绪或性格原因。
3.同伴影响与社交压力。
4.学生缺乏自律与责任感。
各位可以深思一下,这些问题的根源哪里是老师们短时间内解决的?面对这种屡教不改,且惩罚无效的学生,班主任们都很内耗,即便像我这种当了30多年班主任的老教师,仍然看不开。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生命底色是善良的呀。
班主任宝宝们,当自己搞不定时,不要自我否定。人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要随时准备着失败,准备着接受教育的无效。
我观察身边的同事们,即使明知要失败,明知教育无效,也在不断地向外寻求支持与帮助,比如寻求身边的资深教师、家长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支持。咱们尽力了,达到预期目标,开心;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