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经过去。时间有脚啊,它会按照自己的节奏一路走下去,从不停留。不管开心不开心,昨天都会过去,明天都会来临,心存希望,美好都会与简友们不期而遇。
不知不觉,已入简书两个多月了。在年终岁首之际,写一篇我与简书的故事,权做纪念。回馈友友,以慰情怀。
我平时主要把精力放在写文章上面,对于其他的东西关注的很少。这里主要说说留评的问题。
文章写多了,自然就会有热心的友友留下评论。这时候,就需要回评。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与简友们增进友谊的开始。
有时,我看到其他简友的好文章也会留评,甚至会留意别人的留评。不为别的,有时候评论区的评论会比原文更加精彩,一段好的评论可以很好地与友友们互动,提升人气,增加评论区活力,维持社区良好的生态。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友友们的文章都很棒,值得虚心学习。我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受益非浅。不但开阔了视野,也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评论。
现将以前写过的评论整理如下,供友友们参考:
春来夜梦长,美人驻庵房。乌云垂缁衣,青丝落禅床。风去无留意,冷月穿空窗。鸦惊树影动,不见人来访。
三岁小桃红,跌坐花草丛。摇起杨柳腰,生下风流种。佛曰:众生皆苦。
机器人在寻求生命的意义,活人在寻求物质的哲理。书是祭品,音乐是灵曲,感情是时空的纽带,在纷乱交错的意识里,记录一个曾经虚幻的存在。
和平与战争是人类的主题,不管怎样,人们还要吃饭穿衣、生儿育女。正常夫妻之间的矛盾,和肠胃消化不良差不多,气泄了了就好了。
真正欠债的是爷爷,本来可以颐指气使地继续在城里过着高人一等的生活,结果竟被逼的到处躲藏。躲债者!你的身体就是你的财富,结果你还了,别人没有承认。
七彩仙子云端坐,给小朋友发糖果。一人一颗跳跳糖,吓得蟾蜍没处躲。
烟的燃烧穿越了人类没有记忆的时间
创世兽再次苏醒
破坏环境的疯狂依旧
没有怜悯瞬间留存
喂——
我在看着你但看不到你
你在不在这里
烟的喘息重返不属于回忆的空间
青色的上升状态
死亡号角的轮廓线
喷出六十个骷髅圈
喂——
我在听着你却听不到你
你究竟在哪里
——汽车人!
看了好几个长评、狠评,怎么也得点个赞。
作为一个相对弱势的未成年人,作为一个敏感而又精神脆弱的小女孩,作为一个心理有障碍却又像正常人一样学习考试的中学生。他们不可避免地挣扎在诸多诉求之中:求关怀、求理解、求帮助……总之有许多诉求。本来打算用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来结尾。却看到文里写的北京的景色,用的却是东京的语言。给人的感觉,大致的意思是:冬天的大棚顶上盖了很多盖头,掀开了防水布还有防潮层,掀开了防潮层,还有保温层,掀开了保温层还有透明的塑料薄膜。透过薄膜看到了什么,你自己猜。如果你认为屋顶上的人是个画画的,你就上当了,哈哈。
以前无锡龙头渚沙坞的南面湖边有两个观鱼池,这里曾放养了一万条锦鲤。锦鲤是鲤鱼的变种,因为鱼体有变幻多姿的斑纹和鲜艳似锦的色彩而得名。鲤鱼是锦鲤的祖先,鲤鱼的人工养殖最先就在太湖地区,传说吴越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协助越国勾践,用西施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后,范蠡便携美女西施放舟太湖,过起了隐居生活,明朝时文征明在 《太湖》诗中写道:“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实际上范蠡西施就这里养鱼,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 “鱼经”。范蠡西施经多年训养,发现的一种鱼特别好养,长得快,不易生病,就把这种鱼推荐给周围百姓养,百姓养了这种鱼,得益非浅,就用范蠡的螽的谐音来命名这种鱼,叫“鲤鱼〝。至今在民间还传赞:“养鱼种竹千倍利,要谢西施和范蠡。”——这可能是最早的锦鲤故事。
在老榕树下欢歌,在大树洞里跳舞,在小屏幕上码字。四时春秋,无限风雨,每日一更,愉情书己。
婚嫁大作手:一靠实力,二靠忽悠。剩下的时间就是来回缝补。
人情践踏公理,妖精多是魔君。
厉害,黑暗和灯光也会互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