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读书手绘
简略至极的溪水和竹子,国画《如是笔意》令人玩味不尽

简略至极的溪水和竹子,国画《如是笔意》令人玩味不尽

作者: 静心悟性 | 来源:发表于2021-08-18 20:36 被阅读0次

春江水暖,溪流潺潺,三五支青竹在春风中摇曳,竹叶虽不多却疏朗有致,江渚之上有两只自在的老鸭,一只似乎在低头觅食,另一只却翘首遥望着远方……

翘首老鸭茫然若失的情态,引导着观赏者的眼光,激活了画面的空白,也引发了人们的联想,沿着老鸭仰望的方向观看,仿佛有青山矗立,绿树掩映,茅屋村舍依稀可见。令人不禁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程琳演唱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这是玉花寿之王博士的绘画作品《如是笔意》,带给我们的美好遐想。

在成功的绘画作品中,空白的妙用,竟然可以让人产生无边无际的畅想。或许,这就是中国画论中“无画处有画的妙理”吧。其实,无论何种艺术形式离开空白的话,作品的神韵、意境和魅力会顿然消失。国画构图的空间感,也是凭借着一虚一实的流动节奏来予以表达,国画特有的空灵境界在此展露无余。

这幅作品的设色也极为简单巧妙,以花青写出竹叶,确定了画面中乍暖还冷的初春基调,两只老鸭的嘴巴脚蹼的敷色,一只是红色的,浓郁的丹红色出现在这特定的画面,一下子就联想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作品的底蕴顿然浑厚起来,同时也与朱红色的图章构成呼应;另一只翘首老鸭的嘴巴脚蹼却是黄赭色,这种颜色,恰好给画面当中的丹红色降了一个色阶,同时与花青色的竹叶又构成对比和统一。

从玉花寿之王博士的绘画笔法来看,与传统国画的用笔有很大的不同,质朴率真的笔意,似乎是取法于民间绘画的土壤,仿佛把民间陶瓷绘画、岩石壁画等笔法与传统文人画的精神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笔墨语言。这种笔法,清新简率直抒胸臆,与陈陈相因的“正统”绘画相比,具有直触人心的精神力度。

另外,玉花寿之王博士的绘画善于化繁为简,用笔上看似简略随意,却出乎常人意料,看似平淡无奇的景致、简略至极的江渚,平入直出的竹子,却令人玩味不尽。画面下方,疏散遒劲的波线所构架的小溪,相对于许多精心的描绘而言,似乎全是不经意的偶然之得。

然而这种简单质朴的平淡天真,正是国画艺术的至高境界。正如当代住世佛陀说过,艺术家对物象的把握不再成为绘画的过程,这种程式和把握反而成了表现力的束缚。这种束缚会使艺术家困惑并产生极强的冲击力,就自然突破和超越对物像的原有把握而转入对物形精神情绪的把握,于是二次生或多次生的现象就会出现。二次生或多次生的克服,往往会不经意而意趣盎然,作品会化出纯清的童心,产生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文/朝阳

相关文章

  • 简略至极的溪水和竹子,国画《如是笔意》令人玩味不尽

    春江水暖,溪流潺潺,三五支青竹在春风中摇曳,竹叶虽不多却疏朗有致,江渚之上有两只自在的老鸭,一只似乎在低头觅食,另...

  • 简略至极的溪水和竹子,国画《如是笔意》令人玩味不尽

    春江水暖,溪流潺潺,三五支青竹在春风中摇曳,竹叶虽不多却疏朗有致,江渚之上有两只自在的老鸭,一只似乎在低头觅食,另...

  • 温故知新(十一)

    文/汪鹏飞 (1) 中国画的线条和西画的线条不是一个理念,中国画以书法笔意入画,...

  • 国画――竹子

    几年前,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自学了瑜伽,自己在家天天练习,学会了很多瑜伽体式,最令人兴奋的是我终于学会神猴式。现在...

  • 竹子(国画)

    今晚练习竹子,一直以来梅兰竹菊是我的难题,不敢轻易出手。说真的它们看上去都很简单啊!尤其是竹子和兰草,可是那寥寥几...

  • 3.1国画竹子

    一副好的作品,需要经过很多次的练习,才能算上是一副好的作品,多加练习,多写生!记得第一学期美术老师让我们全班写生了...

  • 国画―竹子芭蕉

    画习惯了山水,其他的画起来很是生疏,这个条屏,大家凑乎看吧。

  • 生活·简

    我喜爱生活的每一处角落,愉悦,或失望,亦点点滴滴。尽管不尽人意,但欢喜至极。 简单的生活,的确令人惬意,甚至令人神...

  • 各式虚扁壶,品味『扁而不塌』的美感!

    虚扁壶其扁圆的器型,给人一种虚怀若谷,逍遥自在的感觉。它的个性鲜明,造型美观,令人玩味不尽。 壶腹鼓凸,腰身折合,...

  • 墨竹练习

    梅兰竹菊,国画的入门课程。 最先学习的是竹子。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 喜欢竹子的寓意,喜欢竹子的姿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略至极的溪水和竹子,国画《如是笔意》令人玩味不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kn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