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鹏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9f17e75a74768f3d.jpg)
(1)
中国画的线条和西画的线条不是一个理念,中国画以书法笔意入画,西画则是讲究空间,往大里说,是两种文化。对于我来说,这么些年都是接受了西式的造型训练,哪怕用线条来表现,也依然是空间立体的。强调油画和中国传统相结合,并不就是立意高远,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们更应该具有国际的视野和人文的高度。理想的状态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兴致,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如此。
最近,尝试用毛笔勾勒线条,有一种书写性。钟先生甚是喜欢,李老师却给我一个提醒:这么画,最终可能走向文人画。这是我的理想吗?
在教学中,我想也是一个道理,学生不需要千篇一律的艺术理论,正是对于艺术不同的理解,催生出了不一样的艺术形态。老师应该把自己对艺术真实的理解说出来,供学生们参考。学生的天资各有千秋,给他们提供多元丰富的营养,是他们今后远行的良好动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978119c2a6fb42d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9dda2567a57d8a07.jpg)
几条线也是可以有表现力的,关键看感受的密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29564af91f39cfc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fff1ea8b0402ecf8.jpg)
(2)
画画需要打破传统的束缚,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不破不立嘛!不去除旧的,新的哪有生长空间。问题是破了以后怎么办?
不在乎叛逆只重视表达。我更喜欢这样的思维,艺术需要创新,艺术更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当你有了确切的表达指向,形式语言的创新也就紧随其后了。为了不同而叛逆,只是迈开了第一步,真正考验艺术家的是如何去建立。在取与舍之间,取才是最根本的,知道取什么了,其他的自然也就看不见了,想不起来了。叛逆需要勇气,建立则依靠内涵和感受,有勇无谋,也是遗憾。
在僵化的时候需要打破僵局,进入另一片领地就需要建立新的规则。选择是自由的,选择之后同样需要面对新的规范。立体与平面,体块与线条,散点与焦点,彩色与黑白,都是表现的手段,不是绘画的敌人。丢弃谁也不代表格局高远。根据个人性情与喜好,选择运用,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在取舍之间看出艺术家的品格高低。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1221eb1aa14ee31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4e15e74a74a26f8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2084890603eee13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abbbfa66ab2e7f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dbcbcd10dbaace8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90c145b05b1e838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5206d60be78d989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daa6865c7c2ad7d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e0351c0dcb3aa90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bbe9400fcb81e16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50965/dd0e48477b343818.jpg)
2019年6月2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