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春夏随笔(八十七)

春夏随笔(八十七)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1-25 13:06 被阅读0次

      互联网的功能确实强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过年过节……你不知道的啥,你想要知道的啥,都能投其所好一一给你道来。就拿过年的礼俗来说吧,我们求知的岁月,恰逢“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好多的传统文化都被人为割裂,想看没有书,想听没人讲,直到后来的改革开放,才逐渐有所耳闻、才有了过往的重新延续。不过当时传承方式还是老旧,基本沿用老辈的口口相传,零碎、感性;不系统、少理性。再加当时正忙着工作,也无暇仔细聆听、琢磨,对过年的认知,往往道听途说一知半解。

      到了我们这辈退休赋闲,有时间、有兴趣追寻往事的时候,老辈的大都相继离世,活在人世的也因高龄记忆不清。好在现在有了互联网,可以把人类从古至今蓄积的知识、经验、发现、创造,全部集于巴掌大的手机,你想要啥就能满足你啥,你就是暂时没想到的,也会投其所好给你备选留着。就拿这几天的农历新年来说吧,自从进入腊月、到了小年,便把每日礼俗由来、禁忌讲究,全都图文并茂呈现眼前。当然这样一些正儿八经的旧俗,并非一定要生搬硬套,学与不学、信与不信全在自己。我见网上披露的信息,感兴趣的年轻人颇多,青睐美学仪式感的不少,也从中获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对于旧俗中的某些禁忌,比如除夕日一直到年初五,家里不能扫除以防破财等说道;还有哪些日子可出远门、哪些日子又不能出远门之说法,从内心里有些难以认同。当然信不信、认不认都在于自己的认知,也无所谓对与不对、好与不好。

      我这几天写的春夏随笔、包括每天发在朋友圈的“小红书里的年味”,都是家国情怀的自然流露,都是对远在万里之外亲朋好友,发乎内心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的异常波动,回国的两年多时间里未曾如此强烈,我也试图着怎么让自己的心灵早点平复下来。

(本文插图选自“小红书”)

相关文章

  • 春夏随笔(八十七)

    互联网的功能确实强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过年过节……你不知道的啥,你想要知道的啥,都能投其所好一一给你道来...

  • 心随春夏(八十七)

    周末几位过去的老同事、老朋友相约青城山,虽然一年多没见面依然如故。都这把年纪了,没有更多的礼俗客套,一杯素...

  • 随笔八十七

    因为老家多山,山虽不高,但一两百米还是有的。一座接着一座,山连着山,但是却不能储存雨水。家乡因此在很多年前就挖...

  • 随笔(八十七)

    记得今年春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早早来到单位,在男性婚检办公室刚坐下,就听到门外一男生在叫唤,上来么,上来么...

  • 春夏随笔(一)

    抬头看窗外白云悠悠, 阳光恣意,又是一年春夏时节,耳边电风扇的声音,回荡着陈年的旧梦。可想回到那时的光阴,大概半是...

  • 春夏随笔(一)

    “春夏随笔”开篇之作,恰遇东北澳再次遭逢“拉尼娜”,高、低气温分别陡降10度,本来奔着初夏去的节奏,突的掉...

  • 春夏随笔(二)

    生活从不亏负有想法、有兴趣、愿意去实现的人,这些人也并非全是传说中的神人、强者,大多出自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

  • 春夏随笔(三)

    户外散步改到清晨,只因为日渐升温的夏季快到了,上午8点走在户外就感觉热辣冲顶。这一改生物钟凌晨4点刚过就醒...

  • 春夏随笔(六)

    母国今日立冬,微信里多家公众号竞相图文报道,还有千百年精美诗词国粹解读。实际上农历节气里的立冬,并非真正就...

  • 春夏随笔(四)

    又是周末,一家人自驾到阳光海岸。出行时间赶早,车不多、路不堵,有朝阳相伴,有景观跟随,无拘无束、海阔天高的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夏随笔(八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nd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