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人的质量。”
“学校中人的质量,就是两支队伍的质量——培养者和被培养者的质量。”
“什么样的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个就是教育的生命。”
翻看摘抄本,这是上个教师节摘抄的教育家于漪的话。
曾经有人评价过现在的教育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教一群孩子读书。这是荒诞、可笑的。但是这样的荒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整天抱着手机不放的爸爸教育孩子不要沉迷于网络,终日无所事事的妈妈教育孩子要能吃苦,到处充盈着拜金主义的社会要求孩子们专注学习,心无旁骛。
从现实来看,当然不是什么样的人一定可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但是没有自己信服、践行的人生信条,如何用来要求学生遵循。
在今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罗振宇讲了一个关于甘地的故事:一个妈妈带着崇拜甘地的孩子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帮助劝一劝孩子让他少吃糖。甘地“狠心”地拒绝了她,让她三个月之后再来。三个月后,甘地才开口劝说孩子。妈妈很是不解,甘地说:“因为我也爱吃糖,我用了三个月戒掉了糖,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曾子“三省吾身”中有一句:“传不习乎?”你传授的知识你践行演习过了吗?如果这个知识你自己都没有把握,没有用行动检验过,你就没有资格来讲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