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式砖雕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端午节,那些故事,那些诗,那些歌谣

端午节,那些故事,那些诗,那些歌谣

作者: 唐语砖雕厂家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10:35 被阅读17次

今天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吃粽子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习俗了。但说到吃粽子,北方和南方的粽子却并不相同,俗话说“南甜北咸”,这里却反了。旧时的粽子,北方人更喜欢糯米里包上甜甜红红的大枣、小枣、豆沙等甜味馅料,南方的粽子里却放了肉、花生等咸味馅料,南北方爱粽人士还为此挣了一千多年,这就是著名的“粽子甜咸味南北之争”。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午这天的叫法有二十多种,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

关于端午的起源,也是多种多样,各家众说纷纭。

跟历史人物关联的,比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闻一多先生则认为端午节是吴、越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还有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月恶日",和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的说法。

古代,自五月初五进入仲夏,北方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这才形成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这也是当时北方过端午的主流观念。

而当时的南方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少了北方躲端午的苦恼,更多是纪念那些爱国忠义的先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才形成放纸鸢、划龙舟等娱乐项目。

陆游说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端午时候石榴花很繁盛了,陆游这时来到农家,受到了热情款待。看,那个大高帽上插着艾草,吃粽子正香的就是陆游了。

苏轼写道: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性子直,又倔强,自然免不了又被贬官了。在家里闷得难受,他带着小妾王朝云过端午,体验兰浴活动。想到一些人离去,又看到身边人一直不离不弃,许下了跟她相守一千年也不愿意分开的誓言。

歌谣唱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如今,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富足起来,恶月恶日已经离我们远去,纪念先人们爱国忠义的高尚情操,成为新时代的主流。继承、发扬端午的文化内涵,一个符合时代特色的端午,凝聚十几亿中华儿女,传统节日必然成为最美丽的文化符号。

相关文章

  • 端午节,那些故事,那些诗,那些歌谣

    今天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吃粽子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习俗了。但说到吃粽子,北方和南方的粽子却并不相同,俗话说“南甜北...

  • 那些远去的歌谣

    小时候,听村里的人唱了许多歌谣,其实是用我们的家乡话唱读,朗朗上口,有的现在还记忆犹新,分享一下。 冬天烤火时,我...

  • 再见,再也不见!

    爱在深秋的执念,是晚夏最诚挚的赠予。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书信,那些回忆,那些思念,那些幻想,那些期待,...

  • 那些诗和故事。

    一直喜欢文艺的东西,所以也喜欢文艺范的诗,今天给大家分享几首诗。 1. 林深时见鹿 海蓝时见鲸 梦醒时见你 树林深...

  • 【散文】记忆中的旋律

    喜欢在疲惫不堪的时候,听那些尘封已久的校园歌谣。如美的旋律,缓缓带我回到那些曾经...

  • 端午节的那些故事

    粽子买了吗? 佳节来临,今年的端午节带着连放三天假期的礼物,满怀兴奋的向我们走来。 很多人都说这几年的每一次过节,...

  • 那些年,那些诗

    那些年,你写给我的诗我视若明珠,捧在手里,暖在心里 1 2018.02.28 新的一年 希望自己老的慢一点 希望老...

  • 那些年,那些诗

    当悲伤成诗 文|冰千里 是的,我想说的是:当悲伤化作诗歌,你便不那么悲伤了。 昨夜我在寻一件旧物,打翻了一个提兜,...

  • 那些年,那些诗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些年,那些诗,那些回忆…… 《题诗阳塘》 春风吹来花满地, 夏热蝉鸣醉人心。 ...

  • 遗憾的美

    在曾经的那些年女孩儿,因为有爱,所以才有了那些首诗的存在那些诗缘由,而爱时隔15年,那些诗依然存在。过去的15年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那些故事,那些诗,那些歌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rm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