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喜欢树立目标的人,曾经立过各种目标。
有时候我会给自己定五点起床,有时候发现胖了,要减肥,定减肥目标,有时候自己又会定一个月不喝酒的目标,但最多的就是有关学习的目标。
学习是个终身话题,自己会经常定计划和目标。
前段时间,翻开一个以前的笔记本。首页就有一个目标:大学期间要精通德语。看了这个目标,我哭笑不得。已经忘记为什么会树立这么怪异的目标,现在我连一句德语都不会讲啊。大学也没有学过什么德语,估计是心血来潮罢了。
所以有时候目标的设计并不是很理性,甚至是很不理性。
有时候我会设计短期的目标,比如100天读英文原著。当然这样的目标设计是和英文阅读软件有关系的。它会督促你每天完成一定的英文阅读量。
但真正能完成一百天的阅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管你每天读多少,坚持一百天确实很不容易。
我自己就报了三期的百天阅读计划,最后,只有第一期完成了,其他都没有坚持下来。没有坚持的原因很多,其中第三期,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略读10篇不如吃透一篇效果好。自己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就果断放弃了百天阅读计划,然后打算一篇一篇吃透。最后因为个人生物钟的严重变化,这样的英文阅读也就搁浅了。
有时候,自己设立多个目标。例如学英语,健身,打网球等。最后发现,多个目标中,最后坚持下来的就是一个,能坚持两个估计地球会爆炸了。
慢慢明白了,目标不能设的太多。例如,早上五点起床,健身后背100个单词。这句简单的话中其实包含三个目标,五点起,健身和100个单词。按常理想,这三个目标似乎是一气呵成的,没什么问题。但是早上五点起床这个目标就会消耗你的很多意志,剩下的其他目标的实现会很难。所以你经常会发现早上一起来就刷朋友圈的人,因为他想放松一下。
也许就放松一下,早上就过去了。
一般我会把最重要的目标放在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完成后再做别的事情。慢慢的,我觉得只有早上时间是最充实和最有意义的。
只有没有空闲的人才会特别珍惜时间。如果每天有大把空闲时间反而会觉得无所事事了。
对自己来说,能放下工作家庭和孩子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学习的机会很是来之不易。
许多人跟我说,读研了能轻松几年。可研究生轻松了,以后哪?但是环境很能影响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你会不知不觉进入安逸状态。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道理。要想突破环境的影响,必须不断给予自己刺激,在刺激中保持理性和清醒。
研究生的目标就是顺利考上人大的博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又设立了一些具体的目标,以自己鞭策自己。
一,精读100本好书,写100篇读书笔记,每篇6000字以上。平均一周一本的话,需要两年时间完成。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成未来的财富。
二,精读100篇论文。这个计划现在已经执行了。
三,学好英语,六级考高分。为了明天更好。
四,学好每门课程
五,在核心期刊发表三篇论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