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易经》,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易经》?《易经》是什么?
根据文献记载,“易”乃是群经之首,实则是谦虚,在我看来,“易”就是群经之始,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它是群经之首呢?那是因为在所有的典籍中,包括“五经”都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它群经之首,实际上呢,他是群经之始,意思就是说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是这里发源出来的,它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总源头,他也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而这就是《易经》,一本值得我们探讨的地奇书!
那么《易经》是什么呢?其实这种问答只有中国人,我们的华夏各民族可以听得懂,因为外国人是不喜欢这种问答方式的,外国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回答,因为答案很广泛,你怎么回答都是对的,怎么说都可以,都没错,但是怎么说他都只是对了一部分,不可能全对,因为《易经》太大了,他所包含的东西很广,涉及到各个方面以及各个领域,无论怎么说都不可能绕开它,可是绕不开它,却也不能把它全部搞懂,去理解、掌握它,因为每个人都之可能说出一部分,不能完全搞明白,很精确的去诠释它,所以也经常会有“见仁见智”的事情发生,各有各的偏执,都说自己了解他,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他的一个角度,我们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知道了一些皮毛,所以读《易经》,了解、研究它,一定不能只看一面,要从广泛的角度去理解,《易经》是具有宽广的包容性的奇书,我们要尊重它。
我们要了解《易经》,去研究它,那我们也要知道,《易经》是如何完成的?那么我们按照一般的说法,两句话可以解读一下,先圣云:“人更三圣,世立三古(节选自《汉书·艺文志》)。”那么,何谓三圣,何谓三古呢?今对此进行简单说明:
1、我们先说三圣,“人更三圣”,即:伏羲、周文王、孔子。这个定位是十分正确的。而能够作出这种定位的人,一定是大成就的修炼家。如若仅作为儒家的学者,难于明白三圣的内涵。
2、再说“世历三古”,即:上古,中古,下古。️️
通过以上的论述,《易经》是历时非常长的,经历的时间很久远,所经历的圣人也很多,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易经》是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而《易经》则是广大精微,无所不包,有两句话大家也会很熟悉,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节选自《吕氏春秋》),”意思是说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
所以说《易经》就是大到小,小到大的这么一个系统,非常的全面,包含的东西很多。这就是《易经》,一部可以揭开万物奥秘的奇书。
【注釋:中华民族的先贤们有这样的认识。《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汉书·艺文志》颜师古三国魏孟康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韩非子·五蠧》:“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五:“前人论三古各别者,从所见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从今日观之,则洪荒太极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羲、农至尧、舜,为上古;三代之世,为中古;自战国至于今日以前,皆下古也。”先贤们这样的理解和分法,基本是一致的,也是正确的。现今有的史学家这样认识的。“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向这样的理解和分法,根本就是错误的。根据先贤的认识归纳:上古,三皇五帝的时代为上古;中古,夏、商、周、秦的时代为中古;下古,汉——清王朝的时代为下古。还有远古之说,那么,上古之前的人类历史则为远古。修炼的人了解这些,对正确认识宇宙是有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