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没有完美的人,自然就没有完美的父母,我的父母也不完美,妈妈爱唠叨,父亲脾气爆,一遇到忙碌或者家里有些困难的时候就情绪很不好。
影响最深的是每次浇地的时候,浇地常常不是很顺利,有时候正浇地的时候停水了,有时候正浇地的时候水泵坏了,当出不来水的时候,父亲就开是动怒了,我常常吓的不敢吭声,后来听妹妹说,这个事她也有印象,她当时在心里祈祷“水赶紧出来吧。”,妈妈在忙碌的时候会唠叨,唠叨父亲,唠叨我们,有时候他们两个也吵几句,毒辣辣的太阳晒着,父亲和母亲都冷着脸,我们也吓得大气不敢出;可是有时候,我们在地里干着活,氛围也挺好,说着干着,村里的那个大来找父亲侃大山,说着,吸着烟,我们一边干这活一边也听着,也挺有趣,可是印象里越是忙碌的时候,父母越是容易发脾气。
后来我和王先生订婚后,王先生就经常来我家干活,父母很满意,结婚后,我们一到星期也常来干活,可是有时候又不想来,也想出去玩一下或者周末歇一歇,但是当我不去的时候,我心里总有一些隐隐的担忧和愧疚,果然如果我没有去,再去的时候,我发现妈妈的脸色有些不好,还会说一些“还知道来里”,这更让我心里不舒服。
这几年父亲身体不好,我极力不让种那么多地,后来觉察一下,还是童年的的记忆在作怪,包括我特别喜欢下雨,因为小时候的记忆是挚友下雨天才能不下地。
这些年的学习,我在往回看,我在觉察自己的一些不舒服的事情,都是童年有的情绪,因为我不行看到父母生气,发脾气,我认为他们一忙就会有不好的情绪,而是和我有关,如果不忙,他们就不会发脾气,我也不会害怕,这就是我的逻辑。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每个人的情绪都有自己负责,因为我妈说的有些话,我把它解读成是因为我的原因,所以,产生了害怕,内疚。妈妈用情绪捆绑了我,准确的说是我把自己的情绪陷进了妈妈的情绪里,现在,我对这一点我觉察的越来越清晰了,边界也越来越清楚了,我也给妈妈表达了几次。
我发现这几年,我妈也发生了改变,比如我如果几个星期没去了,我妈会说“忙的话,别来了。”我觉得被理解了,特别温暖;再比如说今年秋收,我妈会说“你不舒服,还是回去吧,你们王庄的花生收了没?””我都能感受到我妈的变化,情绪还会有,但是我理解了,因为我妈也有自己的经历。
我妈今年69,六七十年的思维模式了,能改变真让我又惊又喜,其实,妈就是不改变,我想,我也理解,我也能接纳,因为这就是父母真实的样子,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全部能力和资源在爱着我们了,我有这样的父母很知足,很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