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谈(7)胡笳十八拍

作者: 林木畅谈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17:23 被阅读83次

胡笳十八拍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古琴谈(7)胡笳十八拍

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

唐代琴家董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语房给事》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阳关三叠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

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诗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说明它和唐代大曲有一定的联系。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谱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相关文章

  • 古琴谈(7)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

  • 蔡文姬名下《胡笳十八拍》或为唐代古琴名手代拟(参考文帖)

    蔡文姬名下《胡笳十八拍》或为唐代古琴名手代拟 @杨建民[原文] @铁山青士(笑独行)[摘编] 1959年元月7日,...

  • 古琴唱晚---《胡笳十八拍》

    作者 :清韵寒斋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各位琴友晚上好,...

  • 古埙曲《大鱼海棠》

    一直喜欢听中国古代的琴曲,尤其是古琴演奏。头条上有不少名家演奏的古琴曲诸如《广陵散》《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阳...

  • 胡笳十八拍曲

    胡笳十八拍曲 胡笳十八拍声里,悲愤两难大汉羞。 痛矣国殇多不忍,众生皆苦到心头。

  • 听胡笳十八拍

    听胡笳十八拍 2009-10-28 11:28:21 一 夜,飘渺之间,千年的瓮城 谁的玉指划过——古琴的幽远 二...

  • 胡笳十八拍

    心血来潮,把《胡笳十八拍》归整为十八段七言古诗,现在中暑昏沉,不知道有没有达意,各位朋友请帮忙看一下。 一拍帝王昏...

  • 胡笳十八拍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

  • 胡笳十八拍

    玩王者荣耀的时候,老有人选蔡文姬做辅助。 听着她的台词,以及二技能-胡笳乐,看着还是蛮快乐的。 但其实在知道历史的...

  •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啊蔡文姬…… 你为何出生在那样一个离乱的时代;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也就罢了,你为何要出生在一个文震四海的家庭;生...

网友评论

  • 兰泽_ed50:从来都只听曲,却不知曲中意,弦外之音才是曲子的生命。人们在创作曲子时,都有创作背景,像胡笳十八拍和阳关三叠一样有故事,或许我们这些不通音律的人,只有在了解了背景后才能慢慢理会曲中之意。阁下的文章让我长见识了
  • 船长1492:@林木|007—8719|践行 
    【文章标题】:古琴谈(7)胡笳十八拍
    【文章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39a9e60f6ebf
    【我的感受】:介绍了胡笳十八拍和阳关三叠两首古琴曲的历史渊源和特点。无论是音乐、美术、诗歌还是撰文都是表达精神的方式。这种精神不能是孤独的,需要传递和宣泄,正是社会的属性使这种个体精神层面的感受体现了它的价值。于是,我想起了梵高,想起了莫扎特,这些艺术天才为什么不在心中体验那超凡脱俗的艺术感受,而是要付诸于具体的作品?
    【文章亮点】:行文流畅,节奏感强
    【我的建议】:很好。
    【我的公众号】:航海即事
    林木畅谈:@船长的技术观 谢谢
  • 肖金娜:原来每个乐曲都有它的故事,现在真想听听此音乐,如果简书里能配上就完美了
    林木畅谈:@肖金娜 谢谢了

本文标题:古琴谈(7)胡笳十八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yc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