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孩子做朋友007不出局115班简书写作集
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愚不可及!

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愚不可及!

作者: lv老师lv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21:25 被阅读138次
人生是什么?

关于“人生”,我们听了无穷的感悟,也听了无尽的道理。可,我们傻傻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结果,操碎了好心,办尽了坏事,真是愚不可及呀!哎,专注于”吸取教训”吧!千万不要”幸灾乐祸”,因为,你可能也是其中受伤的一个。

所谓道理,道之理也,是非曲直也。大道无形生育万物,大道无情运行万物,大道无名养育万物。道之理者唯自然也。自然之理者,顺道者昌盛,逆道者衰亡。
多么痛的领悟!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它的表现形式不一,或渐悟或顿悟,或隐藏或彰显。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渐的领悟,有的则是瞬间的开悟。正是不断的感悟使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

生活中你所感慨的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呢。那如何区分呢?

首先:面对那些听起来很有道理却意思相反的观点,该怎么办?

案例:

你遇到过矛盾的建议吗?

现实生活中的人,又有多少不是像他们父子那样呢? 那些令他们父子无所适从的各种忠告,建议,指导,绝大部分都可能是矛盾的,以至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行动了,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听到的大多数建议其实不是“道理”,而只是个人的随意想象的“感悟”。

“道理”应该是普遍适用的。而“感悟”仅来自于个人的体验。每个个体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感悟”有很大的局限性,以至于会造成很大的误导性。

所以:面对两难,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做好自己。

其次:有些“感悟”即使正确,但时过境迁,可能已经不适用你了。而有些错误的道理,可能时移俗易,恰好适用了呢。

案例: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割资本主义尾巴,没收农民自己偷偷种养的农副产品。在1955-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从理论上说,小农经济还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所以还要割他们的“资本主义的尾巴”。农民养几只鸡,种一些菜到市场去卖,因为是“资本主义”,必须得“割”,给予没收或处罚。

而到了改革开放后,下面这幅画所描绘的,农民养几只鸡,几头猪,种一些菜到市场去卖,反而得到大力提倡。小岗村之类的勤劳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国家大力推进的农村生活方式。

再次:成功者分享的宝贵经验,即“感悟”,很可能是“道理”,是无价的。可是你要仔细甄别。

别人说啥你都觉得对,这是不是挺傻的呀!这不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吗?

教条主义的错误和教训真是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再次提起了。

最后: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查理芒格曾在1986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做了如下演讲: 如何保证自己过上痛苦的生活? 这是一篇说反话的演讲。

芒格老先生给年轻的大学们开出了过上痛苦生活的四味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这是芒格的思维习惯,从演讲主题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在学习一个投资家人生智慧的同时,也可以反过来从他的人生感悟中看它带给我们的一些投资启示。

智慧人生!

在后来的回忆中,芒格说他精心准备了演讲,并为之做了阐述,特别是他说到:我回顾了听过的20次哈佛学校的毕业演讲,哪次曾让我希望它再长些呢?只有约翰尼·卡森的那一次,他详述了保证痛苦人生的卡森药方。

那时卡森说他无法告诉毕业的同学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但能够根据个人经验,告诉他们如何保证自己过上痛苦生活。因此,芒格在那次受邀请做的演讲中,并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往天堂,而是介绍了人是如何堕入地狱的,并鼓励我们,向他们学习吧,放心,你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地狱),看似过于简单朴实,其实对每个个体来说更有警醒和借鉴意义。

这种思考的方式(总是反过来想),是值得我们长期的、深入的思考和实践的。马云曾在演讲中说:如果我们要写一本书,那就写《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恰好暗合了反过来想这种思维方式。

愿你读懂人生,感悟道理。

感悟道理!

相关文章

  • 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愚不可及!

    关于“人生”,我们听了无穷的感悟,也听了无尽的道理。可,我们傻傻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结果,操碎了好心,办尽了...

  • 道理or感悟,傻傻分不清

    道理与感悟是一对相关的概念。道理是“普适”性的,它是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或者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热胀...

  • 全过程工程咨询——时间管理(54)

    本节主题: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记得今年参加朋友儿子的升学宴席,席上谈论最热烈的是选择什么学校,...

  • 辩析感悟和道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需惜少年时。 《金缕衣》佚名 大声阅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第5章 思考 9 人是高级动物一个重要...

  • 1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张宏杰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是"愚不可及"的曾国藩 原来以为“愚不可及”是骂人的,其实愚不可及是称赞人的。 坚持用正楷写...

  • 2017-06-22

    愚不可及

  • 2017.5.27/29-30《把时间当作朋友》~道理与感悟

    R: I: What: 要分清道理和感悟 Why: 道理是普适的,适用于每一个人;感悟是个体经验,有局限性,盲目照...

  • 《把时间当作朋友》-辨析感悟

    这节所讲:道理应该是普遍适用的,而感悟只是来自个体的经验。需要我们分清道理和感悟的概念(清晰,准确且正确的概念是我...

  • 把时间当做朋友

    辨析感悟 反思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 “道理”跟“感悟”不容易分清,“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

  • 我的天命在哪里?

    人到50知天命,本该出很多感悟、道理…… 但我更相信生活其实不需要太多道理~因为生活的“好坏”,似乎和懂得的道理并...

网友评论

  • 开驶就不晚:我的收获:反过来思考,假如我不想在60岁的时候疾病缠身,那么就是不是现在注重饮食健康呢?
    吕老师的文章总是让人读起来受益匪浅。
  • 富士山下21:聆听大多人的意见,吸取失败者的教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有理有据有观点,明白透彻👍。
  • 船长1492:感悟是道理的初级阶段,就像我们认识一件事物,先是有感官体验,然后才能上升到理性高度。但感悟和感性还不同,感悟的未必不理性,感悟到的道理就是理性的选择,是这个意思吗?
    船长1492:@吕老师lv 道理大于等于感悟
    lv老师lv:@杨锋_283a 是的,感悟像感受,道理更普适
  • lv老师lv:@杨锋_283a 有时让人抓狂,有时让人清醒

本文标题: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愚不可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x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