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第一年教授瑜伽必然充满了这种难。困扰很多教练的即是没有自信走上讲台,即便是代课能力,积累已经足够丰富,也能够完善的独立组织课堂。

尤其是想到瑜伽课堂,是一种面对人的课堂,需要交互的课堂,课堂情况千差万别,甚至会遇到,很多会员习练者阅教练无数,面对他们,新手教练往往容易乱了方寸,而容易被会员牵着走,最终,打乱方寸,一节课的安排脱离掉计划。
放轻松,不过一场课堂
刚开始上课时,加上个人性格原因在学术上很是较真,对待工作责任感很强,对待课堂也是一样,因此非常容易让一堂课变得非常严肃,枯燥,失去趣味,有时想要走下讲台,与习练者多些交流,也知道她们很友好,却不知从何切入;面对男性习练者更是如此,虽然在每一次课堂结束后,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下一次一定鼓起勇气,多了解一些。
和朋友一起去上课,她却总能主动走出这一步,和习练者先做沟通,然后再重新设计的课堂流程,虽然那次课程作为他的首秀,细节有不完美,与所准备也偏离甚远,但总体下来效果却意外的很受认可。由此,我也得到些感悟,试着,尝试着和会员做连接,也许会担心“非常规”得课堂自己不能很完美的掌控,但是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课程安排的,偶尔来些不一样,即便是细节上会有缺憾,那也是值得尝试的。
顺其自然
刚走出培训学员实习的前几堂课程,小白教练们都习惯了精心设计规划好一节课的所有细节,准备好了,才能找回些许的踏实感,甚至会将自己的备课内容带到课堂上,以免遗忘。但更多情况是,很多教练课堂的进行过程中,甚至第一节课就偏离自己的准备内容,久之,就慢慢不再依靠这些准备,甚至慢慢能够去接随时安排的课程。
备课内容只当成为一个参考,而非死板教条,一成不变。比如我第一节课,就遇到一位习练很久的男性习练者,斯斯文文,已经出乎我的意料,略磕绊着上完第一节课,回去就反思了自己这节课安排的可精进点,再后来,接到临时通知安排上课,课程联排,会员的各种奇特要求,追问,都不再那么恐惧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慢慢在磨合过程中,习惯了课堂的感觉后,也很享受与会员的交流中,敞开心扉和习练者的主动交流,互动,让我更加从他们的角度去观看自己的课程安排的合理程度,而他们也愿意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分享习练感受,或是咨询相关问题,诸如“办公室久坐族肩颈关节常规练习”,“尾骨受过伤该注意些什么”,“老师,我在备孕,有什么注意事项吗”等等,当然,千奇百怪的问题,关于瑜伽,有些我也无相关知识或经验,不知如何作答。放在最开始,一定是非常纠结该如何回答好,甚至会想立即得到答案,回复,而现在,可以很坦然的,告诉他们,这个问题我不懂,因此不能准确回答,但可以请教老师,咨询后再做回答。现在想来,当时的那种急于回答,不过是想在学生面前证明自己的“非小白”,生怕被学生识破的那种不自信,仅此而已。也明白,不懂是如此正常的一件事,而你的真诚回答,及虚心请教,亦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
后记|不忘初心
常常想下,瑜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你从事这个事业的初心又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与答案,在你的瑜伽之路上是你最好的引领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