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门茅屋带村居,
数亩生涯自有馀。
鬓白只应秋炼句,
眼昏多为夜抄书。
雁惊风浦渔灯动,
猿叫霜林橡实疏。
待得功成即西去,
时清不问命何如。
本诗的作者杜荀鹤是唐朝末年人,诗人生逢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期。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诗人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期,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深受的苦痛,感同身受,抒情形外,即为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本诗表达的意思是在荒村野外,有竹门茅屋草舍几间,田园数亩过日子,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日日呕心沥血地写诗文,我很快衰老,鬓毛白了,因为夜夜抄书,我的老眼开始昏花。渔灯初上,江面风起,惊飞的大雁随渔船阵阵晃动;风声潮声过后,凄凉的猿声伴随着秋霜叶落,橡树上的果实更加稀落,让人感怀不已。
我临风而立,仰望星空,壮怀激烈。只要世道清明了,我个人的命运荣辱,都不算什么。等到我立下了不朽的功业,我宁愿就此故去,绝不贪恋荣华,绝不奢望命运对我的眷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