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一味清欢
01
继《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厕所英雄》之后,印度又一部聚焦于女性问题的电影来袭。
《印度合伙人》,英文名《PAD MAN》,翻译过来就是“护垫侠”,根据印度草根企业家“姨妈巾之父”阿鲁纳恰拉姆真实事迹改编。
印度农村有一个传统,女性生理期时被视为不吉、污秽,只能独自坐在屋外,不准进屋,也不能靠近任何人。
主人公拉克西米一次偶然机会发现妻子盖特丽生理期时,用一块连擦自行车都嫌脏的布,为了她的健康着想,他去药店买了一包卫生护垫送给她。
谁知她得知一包就要55卢布后,严词要求他退回去。
随后,他从医生那里了解到,绝大多数女人在生理期时,只能用脏布、树叶、甚至土灰,来解决问题,由此造成女性经常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
于是他突发奇想,用自己的双手,为盖特丽造出廉价又好用的卫生护垫。
讽刺的是,他这关心妻子的行为受到包括妻子、母亲、妹妹在内的所有人的不理解,他们都认为他疯了。
他屡次找人实验他做出的产品,均以失败和难堪告终。
然后,他被赶出村子了。
不过,他并未放弃做卫生护垫的想法。他在另一个村子定居下来,借钱专心研究生产卫生护垫,经过千难万险,他终于成功,还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可当他荣誉归来,把护垫送给欢迎他的女人时,所有人都恼羞成怒。
他生产出最廉价的卫生护垫,可那些迷信的人们却把他当做奇耻大辱。
02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对女人来说耻辱才是最大的疾病。”
传统习俗在女人们的大脑根深蒂固,在她们的认知里,生理期就该在屋外待着,被所有人远离,卫生护垫这么羞耻的事情就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提起,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她们强势地捍卫那些流传已久的习俗,不去管它们对不对,并持之以恒地传给下一代。
可她们却不知道,正是这些她们所坚决捍卫的习俗,致使了她们在社会上不平等的地位。
拿中国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来说。
在大多数女人的观念里,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把家务事处理得妥妥当当,于是大多数男人们也就形成了一种观念:老婆娶回来就是伺候自己的。
女人们把自己当成保姆,于是男人们也就把女人们当成了保姆。
去年山东卫视春晚小品《海的誓言》中,有一段台词:
“我跟我老婆从订婚到结婚,总共花了四万块钱。她24岁嫁给我,假设84岁离开这个世界,也就意味着在我们家生活了60年,也就是21900天。
我花了四万块钱买了她21900天,平均一天才合1.826(元),一天不到两块钱。
她要为这个家打扫卫生,照顾老人下地干活,还得给我生孩子。你现在雇个保姆,一个月不得花三千多。”
虽然这段台词的用意是说老婆为家付出这么多,老公必须得爱她,但台词里暗含的男性优越和女性廉价,一目了然。
而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个充满女性歧视的小品,居然在省级电视台的春晚舞台上被演绎出来。
除此之外,被家暴要忍气吞声;生女儿脸上无光,生儿子扬眉吐气;女性到了年纪就要嫁人,否则就是没人要的老姑婆……等等观念还被许多女人所坚信。
一个人拥有怎样的认知,就会有怎样的成就。而一个群体拥有怎样的认知,就会处在怎样的社会地位。
很多女性根本就意识不到女权问题,又何谈男女平等呢?
更可怕的是,这些封建观念还会传给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后代意识到这个问题,否则很可能会传至千秋万代。
03
而那些有女权意识的女人呢?
公众号“拾遗”曾在《女权最大的敌人不是男人,是女人自己》一文中举例说,知乎上一个女生提了个问题:
“我们在一起好几年了,感情很好,准备结婚了,现在他准备买房,首付30万,都是他爸妈出的。
我让他买房时写上我的名字,因为我怕万一哪天我俩分手了,至少我有一个退路,也算是我多年对家付出的补偿。
但他爸妈不同意房本上写我名字,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底下一堆女生给她支招。
“名字都不愿意加,说明他根本不爱你。”
“你是他老婆,没出钱,他也得写!”
“你还为他家生孩子呢,要求加名字,合情合理。”
……
但另一个类似的、要求加男方名字的问题下面,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真是极品渣男,还想占女人便宜。”
“想吃软饭,这种男人太不要脸了。”
“不能加,加了,以后离婚你就亏大了。”
……
知乎上的活跃女性用户,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女权意识,可有些人的女权似乎是“霸权”和“特权”。
她们一边喊着男女平等,一边却又要求男人们百依百顺,把她们当做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或高高在上的女王。
可男女平等不是平权吗?
平权是什么?
是男女均以同等的地位行驶同等的权利,没有大小之分。
“Lady first”是男性的绅士风度,但也别把它当做理所当然。
现在很多人都说女人越来越物质和势利了,这种言论背后,又何尝没有那些把“女权”当“特权”的“女权主义”去推动呢?
把想当然的“女权”当做真理至宝去践行,只会让真正男女平等的那一天越来越远。
04
可造成女权意识缺失和错误女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没有人宣扬真正的女权是什么。
无论是公共演讲、广告、短片还是影视剧,关于真正女权的,寥寥无几。
就拿近几年标榜女强的《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北京女子图鉴》来说,都是披着“女强”的外衣,实则核心还是讲男权。
《锦绣未央》女主身份是公主,爱上的男主最后当了皇帝,她自己走上皇权巅峰。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女主自己是王,家中人人都是王,爱上的男主是父神次子、天帝之孙,她自己是未来天后。
《北京女子图鉴》女主出身不那么牛了,但人一路摸爬滚打,走上人生巅峰,与11个男人有不可脱离的关系。
这些影视剧中的女主,要不出身显赫,要不有高富帅男主扶持,才越变越强。
可现实中的女孩有多少出身显赫?
又有多少会遇到高富帅呢?
少之又少。
女性要想真正与男性平起平坐,就要对真正的女权有正确的理解,从根上了解女权的实质。
而不是一无所知或强行霸权。
印度有6亿女性,地位低下,可近几年,关于女权问题的印度电影热销全球,引起各方关注,可中国呢?
中国女性人口也有6亿,地位也比男性低下,可中国什么时候能出一部宣讲女权的电影呢?
想实现平权,第一步就得改变男权和女权观念。我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只希望越快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