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开完会就到了放学时间,来不及吃午餐匆匆忙忙就去放学,恰好今天有个学生请假,于是多了一份午餐,为了不浪费当下就决定回班里吃午餐。
没想到等我放完学回到班是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原来今天学生的饭后糕点是纸杯蛋糕,学生们都特别喜欢,配餐公司都是按照学生数配备的,一人只有一个,可今天恰恰少了两个,奇怪了,难道是配餐的阿姨数少了?因为之前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我马上跟阿姨确认,可阿姨非常气愤地说,不可能的,我刚刚才数完,数目就是刚刚好,就是有学生多拿了。看阿姨振振有词的样子,我顿时心里有数,明白是班里的学生多拿了。
其实吧,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也关系到学生的品德问题,勿以恶小而为之,哪怕一个小小的蛋糕,今天能偷偷地拿,明天 也就能拿其他东西。而且因为这事,班里还有同学没有糕点,当下第一件事我立马让学生去找阿姨先补回来糕点给没拿到的同学,然后我让大家回班,我觉得这样一件事,让学生直接拿出来不大现实,而且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肯定没办法吃掉两个小蛋糕,那怎么办呢?我只能通过搜寻一番,但我明白,我也不能贸然去翻学生的同学,起码也得寻一番吧。于是我让孩子们坐在原位吃饭,自己在班里溜达了一圈,观察每个同学的口袋和抽屉,结果一无所获,我有点失望。但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我对全班孩子们说,老师暂时找不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同学拿了偷偷藏起来,另一种是阿姨真的数错了,说实在的,我更宁愿相信是第一种。老师不相信你们会为了一个蛋糕就丢掉了最可贵的品质——诚信,如果真的是班上的同学拿的,我希望你能偷偷地放回来,这不叫偷,你只是嘴馋了,想多吃一个,只不过没有考虑到,你拿了别人的蛋糕,那别人就没有蛋糕可吃了。希望你不要因为一时的贪欲而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中。讲完我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而我自己开始不动声色地会开始吃饭了。学生看我好像没有继续追究也放松了警惕。
其实我并没有真的放弃,我在默默观察同学们,同时心中锁定了一两个目标人物,但我没有证据呀,先观察吧!转眼到了午休时间,学生们也陆续回来休息了,这时我发现讲台出现了一个纸杯蛋糕。消失的纸杯蛋糕又突然出现在了讲台上,而且神不知鬼不觉,这可真是神奇。同时我的心中也开始充满欢喜,看来孩子们还是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但这事就这样过了吗?消失的另一个纸杯蛋糕呢?当下我对同学们说;我表扬那个知错能改的同学,他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主动归还了,我们大家也不要追究他是谁?既然已经认错了,那我们就给他们机会吧。说这话的时候,我发现平时总爱接话的小茂此刻确实沉默的,顿时我心里有数了。
正好小茂今天有作业没完成,于是我找了个由头让小茂在角落里补作业,等到其他同学都趴下睡觉了,我再过去小声地问小茂:小茂,是你还的蛋糕吧!听我这么一问,小茂顿时愣住了,但他立马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我只是觉得很好吃想多吃一个,没想那么多,而且我怕你知道了会取消我的奖励,想想还是还给你吧!
听到小茂这么一说,我心想还孩子还是单纯,我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他也是藏不住事,我立马肯定了他并开始套话另一个人是谁?这孩子听我这么一问马上话匣子就打开,把他蛋糕的前因后果也说了出来,别说还挺讲义气。他说自己承担下来,希望;老师别找他好朋友的麻烦,他没有说另外一个人是谁,但其实不难猜,就是平时跟他玩得比较来的那一个,于是我一个个进行排除是小可?小家?小泽?通过小茂的反应我确定了是小泽。
很多男孩子很容易陷入所谓的义气误区,这并不是真正的有义气,而是包庇,是会害了自己的朋友的。小茂也算明事理,我跟小茂保证:为了保护你们的友情,老师不会直接找小泽,我会去找视频,而且再去找小泽。
出乎我意料的是,等我课间回到办公室,赫然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纸杯蛋糕,而且蛋糕上还附着一张纸条:
老师,中午的时候我想多吃一个蛋糕于是偷偷拿了,我看到小茂还了我也想还,只是没找到机会。现在将蛋糕还回来。你可以原谅我吗?
看到这样的纸条,我不禁动容,哪个孩子不会犯错呢?犯错并不可怕能不能从犯错中成长才重要呀!
于是,我找了个借口让小泽放学来找我,小泽找我时,我并没有批评他,反而让他坐下,让他自己说说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小泽其实也知道,我再顺势引导,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其实会给别人带来一些伤害,首先我们丢失了自己的诚信,第二损害了班上同学的利益,其实配餐阿姨也因为你会导致她的工作失职,更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形象。所以我们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小泽听完也低着头承诺以后再也不了。
临走的时候,我将纸杯蛋糕给了小泽:小泽,喜欢的东西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去获得,不该得了不去拿,但这个蛋糕老师是给你的勇气和你勇于认错的,希望这是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犯这种错误,好吗?小泽领过蛋糕,重重地点点头。
这是发生在班级的一件小事,这也让我意识到,原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不小心走错方向,我们老师就是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将孩子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