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心飞翔《人生感悟ABC》文学创作
八十年代:那时的青春暴如雨注(三)

八十年代:那时的青春暴如雨注(三)

作者: 简眼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21-12-28 15:36 被阅读0次

         80年代的文学思潮,诗歌盛极一时,小说也盛极一时。

    马未都

        1981年,《中国青年报》发行量500万份。26岁的马未都,就因为在上头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平地一声雷,从小学四年级辍学的小青年,逆袭成全国最知名大作家。

        一炮而红后,马未都打开家门,邮局拉来整卡车的读者来信。《青年文学》发话,你来杂志社当编辑吧,工资60块。这待遇,相当于今天底层码农,瞬间晋升阿里P8。

        1986年,有天同事告诉马未都,有个叫王朔的小孩想见他。

         那年王朔还是个愣头青,羞涩腼腆,说话脸红,把自己写的《橡皮人》递给马未都。马未都翻开,开头第一句写的是: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

         马未都眼前一亮,翻了几页,发现特好。给主编,主编特不喜欢这句开头,红笔一杠,删掉。后来杂志到印刷厂付印,马未都顶着被开除的风险,把这句话又加上。

    王朔

        《橡皮人》发表后,王朔红遍全国。那时候出书,作家只拿固定稿费,卖多少和作家没关系。到王朔这儿,没门。出版《王朔文集》时,他要求实行版税付酬制,按印数拿钱,按码洋的10%走。

        结果这套改革成功,从这之后,版税制沿袭下来,王朔帮所有中国作家涨了钱。

        那时候的杂志社慧眼识珠,不仅发掘王朔,还淘出莫言、余华、苏童,刘震云等大批好作家。

        莫言曾是山东高密的一个农民,小学五年级辍学,放牛十年。唯一的正式工作,是给弹棉花工人打下手。八十年代初,他开始写作,坐在灶口,一边用拨火棍通灶,一边在膝盖上写小说。后来谁也没想到,这个放牛娃,日后却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

       余华之前是一名牙医,在南方海盐小镇,撑一把油布雨伞,将钳子、锤子在桌上一字排开,每天握钳拨牙八小时。这样干了五年,观看了上万张病人的嘴巴,他认为那是最没有风景的地方,于是开始动笔写小说。

    余华

        1983年11月,余华接到长途电话,一家文学杂志请他去北京修改小说。他欣然前往,回来后,县里官员登门拜访,说:你是一个人才,不能再拔牙了,明天去文化馆报道吧。

        这就是80年代,不用承受那么多“必须”,勇气与出格,会得到鼓励和赞赏。

        向上的通道,对所有人打开。底层也可以逆袭,放牛娃也有春天,牙医也能成为大师。理想和才华,是所有年轻人的登云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十年代:那时的青春暴如雨注(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kz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