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阅读
比起听话乖巧,我更想要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比起听话乖巧,我更想要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作者: 瘦美成长营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13:45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和孩子爸躺在床上,互相推对方去给宝宝倒水喝,你来我往,谁也叫不动谁。最后孩子爸一技绝杀:“你好不容易有儿子了,还不好好伺候他。。。”听到这句话,我乖乖弹起来倒水去了。

    经历了一些波折,32岁才成功怀上宝宝。孕期血红蛋白低,后期每周抽一次血监测,以防宝宝缺氧窒息。战战兢兢,熬到37周足月,医生立即安排住院观察。5天后,进待产室。在里面打了3天催产针,开了0.5指,最后拉去剖的。

    同事看到出院单子后,这样跟我说:

    宝宝来之不易,我很珍惜,希望他健康快乐。但是也暗搓搓地想,要是既能不压抑孩子天性,让他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又能开发潜能,发展综合能力,那就太好了。

    可能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还真的让我找到了这样的育儿方法。

    《小七老师育儿说:早教痛点,答疑5堂课》,是一本专门针对0-6岁孩子的早期教育的书。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发育不可逆。如果能利用好这个关键时期,孩子一生都将受益无穷。

    看完以后,我对孩子的教育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了,也觉得育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

    玩玩游戏,就能锻炼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还能增进亲子感情:

    比如躲猫猫,孩子可以更好地体验空间感,还能增加安全感,因为他发现父母总能找到自己,这样心里就会有踏实感;

    传小球可以锻炼孩子视觉追踪能力;

    拍空气柱可以锻炼孩子听觉能力和听动协调能力;

    ……

    这本书就像育儿路上的指路明灯,根据路灯指示走,大方向就不会错。

    作者小七老师是儿童早期教育专家,结合他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亲子沟通、社交能力、生活习惯、科学早教、艺术体验5个方面,解答了我们家长最关心的一系列育儿问题,帮助家长们充分把握利用0-6岁大脑成长发育的黄金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自信独立的人格,为孩子以后成功幸福的人生打下基础。

    亲子沟通: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接受孩子过分的行为——我永远爱你,但我不爱你的某些行为。

    社交能力:和父母之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才是孩子发展社交能力的基础。

    生活习惯:成功育儿的基础,就是先做好3件事:整夜安睡、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鼓励良好行为。

    科学早教:真正意义上的早教,是开发孩子潜能、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艺术体验:孩子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画得像不像,唱得准不准,做得美不美……不是重点。重点是,孩子能够在艺术活动中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找到快乐和自信。

    在育儿的过程中,要遵循三个重要的基本原则:情绪全然接纳,行为区分对错;表扬和鼓励要及时具体,重细节,轻结果;教育目的不要太功利,要坚持长期主义。

    一、情绪全然接纳,行为区分对错

    孩子长到10个月左右大时,会特别黏人,不让妈妈离开他的视线,就算走开一会会儿也不行。这是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的正常反应,不要责怪孩子,父母也不要自责。应该拥抱孩子,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抱之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妈妈知道你喜欢妈妈,想跟妈妈一起玩,我们来抱一下吧。”

    理解接纳孩子,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更善于表达。

    正确表达自己,对处理好人际关系很有助益。很多人性格内敛,羞于表达,也不擅长表达,“爱你在心口难开”。

    我们有多少人,长这么大从来没对父母说过一句“我爱你”,从来没有表达过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不是说没想到,是真的不好意思说出口的那种。

    还有多少人嘴硬心软,在亲密关系中受伤。比如吵架时,明明很想让对方留下来哄哄自己,“亲爱的,我很难过,你能不能哄哄我”,说出口的却是“你走,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对方真的走了,你会更生气,埋怨对方不懂自己。如果不能准确表达,一般人是很难猜出你内心真正想法的,除非他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2岁开始,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识。在他这时候的认知里,所有东西都是他的,他是做为个体独立存在的,所以有时候会为了争抢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打闹起来,也会为了凸显自己的独立性而跟家长对着干。

    孩子哭闹也好,逆反也罢,当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一起发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再讨论孩子行为上的问题。例如,当孩子和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而打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宝宝,你现在是不是很生气啊?因为乐乐把你的飞机抢走了,你想让他还回来,对吗?生气可以,但是我们不能打人,我们可以拿这个小汽车去换。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打人。”

    先理解接纳,帮助孩子说出内心感受,再去引导他解决问题,这种方式有助于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信任感。这种信任无比珍贵,它是孩子日后为人处世的底气。如果他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父母都会理解接纳,那么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愿意跟父母讲。很多社会悲剧就是因为事情刚开始发生时,孩子怕被父母责骂,不敢跟父母说。等到最后无法收拾,不得不说时,已经为时太晚,来不及补救了。

    二、表扬和鼓励要及时具体,重细节,轻结果

    《小七老师育儿说》中强调,看到孩子好的行为时,要及时就细节进行表扬,而不是空泛地说“你真棒”。正面管教固然好,但是夸奖得太空泛,孩子容易因为吹捧而变得骄傲自大,而不是自信;一旦孩子遇到困难,就容易因为害怕失败而感到焦虑、痛苦,进而导致放弃。

    因此家长要学会描述孩子的具体行为,例如当孩子帮忙拎东西时可以说:“你主动帮妈妈拎东西,妈妈没那么累了,谢谢你!”

    让孩子更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被认可的,从而愿意多做些事。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我们同样要就过程进行鼓励。例如孩子玩投篮游戏时没有投中,我们可以夸孩子:“你刚才投的时候非常用力,我发现你的双脚都在蹬地,而且胳膊伸得很长,你特别努力地做动作。”要强调这些细节,而不只是停留在结果的层面上,说“没有投中不要紧,再来一次”之类的话。

    强调细节和过程,让孩子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努力方向,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更加投入,而不是根据不好的结果来轻易地否定自己。

    三、教育目的不要太功利,要坚持长期主义

    做家务是让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有些人特别在意结果,忽视了过程。他们觉得让孩子自己做事就是给大人添乱,还不如大人直接动手来得省事。实际上,孩子做事的结果不是重点,孩子在做事过程中习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重点。

    同理,教幼儿期的孩子看书,也不是真的让他看懂书本里的内容,而是让他把看书和跟父母在一起的舒适、愉悦、安全的感觉联系起来,培养阅读习惯。

    让孩子学画画,也不是刻意让他成为艺术家,而是培养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父母关注的重点不是孩子画得像不像,模仿得好不好,而是孩子有没有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有没有从创作中得到快乐和自信,任凭想象力自由挥洒。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太关注即时的短期效果,不要为了眼前的结果,剥夺了孩子发展综合能力的机会。

    育儿过程中,我们可以经常问自己这些问题:看起来学到了东西重要,还是大脑发育得更好、潜能开发得更好更重要?

    孩子比别人先学会讲话重要,还是拥有更好的记忆力和专注力重要?

    了解事物的具体形象重要,还是拥有丰富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重要?

    你想要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全面发展,还是在别人眼里厉害一时?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想,比起听话乖巧,家长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好奇心,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有健全独立的人格。

    有了这些特质,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会走得更顺畅,我们做父母的也才会更放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起听话乖巧,我更想要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nx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