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应该祈祷一段恋爱能修成正果,
只是我们要明白,能走到最后才是难得。
为什么她们都分手了?在恋爱前,要有散场的准备?这个八月,娱乐圈有些不太平,动不动就是爆炸性的分手消息。
从倪妮井柏然到阚清子纪凌尘、欧豪马思纯,再到杨紫秦俊杰……
吃瓜群众们都快炼成了钢铁般的承受能力。
其实,分手真的不奇怪,甚至在恋爱前,就要做好散场的心理准备。
不是不应该祈祷一段恋爱能修成正果,只是我们要明白,能走到最后才是难得。
婚姻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有原因的。你想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对的人,不仅需要缘分,还需要爱的勇气,需要面对现实的底气,需要化恋爱为婚姻的“天时地利人和”。
“恋爱虽易,婚姻不易”是极其值得揣摩的。
为什么她们都分手了?在恋爱前,要有散场的准备?人本质上是情感动物,会欣喜好奇,也会厌倦平淡和乏味。
有多少情侣熬过了热恋期,死在了平淡期。
很多时候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散场了就是散场了,不一定要有“出轨”“捉奸”这样的成分。
看到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小时候爱吃西红柿,以为会一辈子爱吃,等到长大不爱吃了就是不爱吃了,没有理由,我没有错,西红柿也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一辈子。
我们要向往“永远”,“一辈子”这样美好的字眼,但万万不可强求。
为什么她们都分手了?在恋爱前,要有散场的准备?谈及大学的校园恋爱,一位老师曾说:“去谈就好了,要感受一下这样的纯粹与美好,不要去想能不能走到最后,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彼此陪伴,留下青春里的一点美好回忆就很好了。”
言外之意是,曲终人散才是大部分的结局。
我想,走出校园的恋爱也一样吧,更多的时候是甜腻地开始,中间过程伴有一些小吵小闹,最后各走各的路,不再过多交集。
散场没什么值得可惜的,毕竟这才是常态。
宽慰些看,正是散场的常态化,才促成了最后那个“唯一”的珍贵性,不可替代性。
为什么她们都分手了?在恋爱前,要有散场的准备?既然结局大多数时候可以预知,那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谈恋爱了?
只能说,因人而异。
有的人,在恋爱里能够得到迅速的成长与进步,基于这类人可能需要某种情感因子驱使或激励,他们才能够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他们或许会为了恋人减肥,学英语,改变自己某些不太好的小习惯……就算结局不尽如人意,最后也能邂逅一个更优秀的自我。
而另一类人,对自己本就有一定的规划和要求,恋爱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占据时间的事。
谈恋爱后,他们的私人空间会大大压缩,日常生活也会很琐碎:陪人看电影,逛街,聊天……对这部分人来说,单身的时候才是最好的增值期。
为什么她们都分手了?在恋爱前,要有散场的准备?热恋期过后的平淡期是最难熬的,也是一段感情结局的决定性时期。
结局不外乎两种:要么散场,要么升华为婚姻。
散场虽难免伤感,但相比婚姻的复杂性,散场只是短痛,没有多余的压力与负担,只不过需要一点时间疗伤罢了。
而婚姻,意味着此后的人生里,你要对另一个人负责。从此,你的生活,和他或她脱不了干系。
人是向往自由而害怕担责的。或者,至少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资本以后,才敢接下婚姻这样的担子。
于是,大部分人退缩了,没有进一步升华。
为什么她们都分手了?在恋爱前,要有散场的准备?张馨予嫁给了爱情,我佩服她的果断。
有些爱,是等不起的。你犹豫着犹豫着,或许那个人就不是你的了,像阚清子和纪凌尘。
至于欧豪马思纯,杨紫秦俊杰,我觉得是他们还太年轻,可能都还需要再经历经历。
又或者,都面临着女强男弱的不适。
感情是很微妙的,上一秒和下一秒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旁观者,旁观就好。
为什么她们都分手了?在恋爱前,要有散场的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