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十一年前的6月初,晴朗,干燥,高温,让期待阴雨天的我略感失望。据说统计表明在晴天参加考试会获得更高的分数,可我却觉得,在凉快的雨天,我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这大概可以算是我高考失利的原因之一吧,如果非要勉强找理由的话。
对于我来说,那年高考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我不记得是谁送我去了考场,不记得每科考试的前后顺序,不记得考了什么作文,连考完以后是什么心情,我也早忘得一干二净。有人说我是心大,也许吧,但还有一种可能,是我想刻意遗忘那段我当时认为的失败,于是刻意着刻意着,就真的忘了。
但还有很多事,是无法忘记的,它们和高考有关,但比高考要丰富得多。那就是高三,抑或可以称作片段的青春。高三自然是辛苦的,可是那时的我们偏偏擅长苦中作乐。坚持记日记然后小范围内互相传阅,抽空看完《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并讨论剧情,断断续续创作着小说当作调剂,把练习卷中缝上印着的类似“高考多一分,压到一个军”这样恶俗的标语撕下来贴在教室墙上供大家涂鸦吐槽,在情人节那天的晚自习前在教室里点着蜡烛吃着泡面庆祝,拿着卡片机在每个可能的角落可能的时刻偷偷记录终将分别的人和事。那一个个睡眠不足的日与夜,那一次次刺激神经的测试月考模拟考,当时看来是痛并快乐着,现在想起亦是甜的。
那样的日子,之后再没有出现过。大学,出国,工作,这些日子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战斗,像高考那样拥有亲密战友的时光,大抵是不再有了。
二
每年高考,总会牵扯到亿万人的生活,类似忘带准考证的惊悚剧、家长守候的亲情剧、各种便利考生的温情剧、考生誓师的励志剧、学校花式送考的史诗剧每年都花样翻新地上演着。每年都有人吐槽高考考生被捧成祖宗,也每年都有人在考前考后变着花样地熬着“鸡汤”安抚考生,每年都有人针砭时弊批判高考,也有人试着用理性的思考告诉孩子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前途,而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因为经历过,所以会怀念,就像是每年都在过的周年纪念日一样。
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一次课上,老师讲起了她自己的高考经历。那位老师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第一批考生,那时的她已经参加工作好几年,做的不过是普通的工厂手艺活,因为不甘心将来的日子就这么在机器旁度过,便报了名。考前的日子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人,还要一边复习,考试当天早晨她还去买了菜做了早饭,然后才自己蹬着自行车去了考场。然后,一举成功。
她说,那时参加高考的人很杂,有很多像她那样,由于历史原因无法继续深造又渴望求学,所以恢复高考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怎么能不努力,哪怕是拖家带口,哪怕是工作劳累,只要有条件,就一定要努力一把。
听到这样的故事,我脑海里勾勒出的画面是简单又火热的。高考这个符号的含义,在那时似乎更加单纯而珍贵。不像现在,更多的是吐槽的声音。
三
但实际上,大家吐槽的重点更多是考试题,为了考试而做的各种应试训练,以及各色应试后遗症。
就拿每年被广为流传的零分作文为例,那样的文章不太可能是在考场上完成的,毕竟就算是再吊儿郎当的人,在高考考场上也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哪怕前途渺茫。那样的文章多为借高考东风而针砭时弊,凭少年意气,写世间炎凉,这样的震撼感的确会更强烈。
这样的文章虽然会有误导,但不得不承认,写得一般都很有灵性,或者换句话来说,的确称得上“满分”。对于我来说,命题作文也好材料作文也好,一旦放到考场上,我就好像被束住了手脚,不敢越雷池半步,毕竟有评分标准在那里,跑不跑题不是我自己说了算,而是评卷人说了算,于是我也只敢写一些中规中矩的文章,不痛不痒,打一些安全牌。
我不清楚现在的高中作文训练是否还是那样的应试八股文,我只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现在,我看到高考作文题的第一反应还是头疼,不知道从何下笔,对作文充满恐惧。
我是热爱写作的,可是如果问我最不喜欢参加的考试是哪科,我会选语文。因为在需要创作力的题目上会被限制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在需要理解力的题目上会被迫去过度解读。但这也怪不得别人,只能说是我某些能力有限吧,不然我也会是高考状元中的一员了。
四
每到高考时,回忆青春的文章就特别多。高考确实是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和回忆,成功的,失败的,彩色的,单一的。但无论写什么,高考都不过是某一个时间节点而已,与之相关的岁月和努力,才是被描写的重点。
所以高考并不仅仅是高考,它是一份收据,证明我们的付出,我们曾来过,我们跨过这个时间点各自走下去。它也像是一扇门,打开后把我们推向了生活的大海,把天堂留在里面,从此我们要经历太多的世间百态,或励志或狗血,不过幸运的是,还好有天堂可回望。
(转载请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