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启程
这个清明,趁着空闲去了趟西湖。
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想,本科在金华三四年,总不能说连杭州西湖都没有见过,平时回家总跟父老乡亲说自己在杭州那边就学,老一辈们又对西湖美景那么向往和迷恋。
真怕哪天他们问起西湖的概况,自己不知从何答起,陷入尴尬的境地,给自己闹了笑话。
也许,是人都会好那么一点点面子吧!
吃喝玩乐是人一辈子的追求,不过对于我来说,吃喝比玩乐往往比较有吸引力。
如此一行,也不过是奔着吃喝去的。
美景于我而言,不过走马观花,哪哪都相似,千篇一律,连个符号都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去的时候倒没有多向往西湖的美景。
我和我的小伙伴为了节省费用,是坐快普去的。
其实也有高铁,时程相对而言也减短了一半,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出行的方式千奇百怪,出个门,还得花心思去考虑采用哪种出行方式,这可能是科技发展带给人的烦恼吧。
快普其实也快的,从金华到杭州也就不到两小时,然而快普的体验感是真的没有高铁的好。
当时因为放假了,晚上玩手机玩得有些过头,第二天五点多就起来收拾东西赶七点十几的车。
坐在车上昏昏欲睡,但是车厢里说话声此起彼伏,甚至还有小孩的哭闹声,欲安然入睡好像比去西天取经还难。
下了车之后直接搭上了1号线的地铁,地铁也是挤得很,人与人之间快前胸贴后背了。
下了地铁后,跟着导航到了西湖,虽然过程并不是那么愉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07621/00783d7da51183d8.jpg)
②游湖
西湖很大倒是真的,人多也是真的。
在西湖的行人道上,汇集着各式各样的人,就好像武侠片里那些江湖人士,为了某个谋约聚到一起,共讨天下大事。
有的游客应是逛累了,坐在休息台上,双目无神,有个中年男子抱着不大的孩子落坐在大树下,一位老奶奶正在打开奶瓶冲牛奶。
途中穿着汉服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异常惹人注目。
我不知别人贮足是因为好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观望是被汉服服装所吸引,是因为小哥哥、小姐姐们的颜值而注目。
也许是我背着相机,被一对情侣选中让我帮他们合影。
其实,游客旺盛期,在西湖边上并不很适合拍照,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哪位善良的陌生人抢了镜头。
我尽量将人群放在边外,给那对年轻的情侣哪怕在茫茫人海中也只有彼此的感觉。
小哥哥很高,小姐姐很好看,他们应该不会像许仙和百娘那样惨痛收尾。
隔着人群,望着断桥、白堤那一方,犹如隔岸观火。
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群倒影在西湖浑浊的泪里,我和我的同伴放弃了前行的脚步,找个好一点的角度给西湖拍了个照,便搭公交前往河坊街觅食。
穿着微增高的伙伴实在走不动了,然而还是逛完了宋御街。
我抵不住臭豆腐的诱惑买了一份来尝尝,还宣称要熏死一条街的人,现在回想还真有一点幼稚。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07621/2b6f8bfab9848ea3.jpg)
③返程
后来踱回了河坊街,点了一份重庆酸粉,不满足,又要了一份炒面。
朋友趴在桌子上休息了十来分钟后又觉得自己回魂了,顺道又去了杭州博物馆。
我对古物倒不是很有兴头,走马观花也走遍了整个南北博物馆。
在回宾馆的路上又要了一份小龙虾,辗转回到了住宿的地方。
不知为何,当时胃口异常好,吃了小龙虾还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两桶泡面。
我想我们可能是出游吃泡面为数不多的人了吧。
6号那天,玩得不是很尽头,想去的地方都没有去,硬是在去雷峰塔的路上堵了两三个小时。
到目的地时已是大中午,一眼望去,不大的油柏路上川流不息,景点里也毫不逊色,人山人海。
售票门前更是行都行不通,差点就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了。
为了不枉此行,还是买了门票,人挤着人上了雷峰塔,将所有的点都走了个遍才踏上了回车站的公交。
到杭州东站时,离开车的时间尚远,便寻了个美食广场吃了晚餐。
之后终于回到了夜思梦萦的城市。
西湖一行也还算可以,景点倒是没有逛多少,杭州的小街小道却是逛了蛮多。
我想,旅游还是不要在节假日为好,特别是带着家里老老少少的,并不会给家人带来美好的体验感。
一次就够了,人看人,风景也看人,真的没什么意思。
跟谁出行也很重要。
既然是玩乐,当然也要做好吃苦、败兴的准备。
如果要面面俱到,看住什么地方,走什么路线,看什么景点都准备妥当,固然很好,但多少失去了点旅游的意义。
如果同伴只一味抱怨却也没有任何提议和方案,也是很烦人的。
这也许就是出行能真正考验人情的真正原因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