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笔礼”?我从未听过!直到去年,女儿升入了小学一年级,开学一个月后,老师让家长们买了笔墨,说要“开笔礼”时用。唉!本以为买笔墨是因为课程表上安排着书法课,我还心里庆幸——这下,都不用出书法兴趣班的学费了。
自从买了文房四宝,老师就经常督促孩子们回家拿毛笔练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九万多个,咱不多练,就练个“人”字!真不愧术业有专攻啊!此外,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学校还统一发了半古半今的“书生服”,让孩子回来试一试大小,特别嘱咐说:不许损坏道具服,来年还要继续让下一批孩子接着“开笔”。我满怀好奇之心让女儿赶紧穿上试试,不出我所料……真是——奇丑无比!活脱脱一个卖狗皮膏药的假道士!“赶紧给我脱了!”
有趣的“开笔礼”“人”字练了一段时间,又似乎背了背什么经。彩排前几天,老师又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些开笔礼的流程和规范动作,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熟悉熟悉,练一练。我看见就烦,跟孩子赌气说,什么假模假样的假文化、伪传统!我不学,到时候让你爸去!
有趣的“开笔礼”等到开笔礼那日,孩子爸带着小道士出发了。那天,天特别冷,一年级的所有孩子和家长们站在学校的院子里,在寒风凛冽中陪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古装剧。可惜的是,辛苦三小时散场后,群众演员硬是没有领到盒饭就被打发回家了!没关系,导演,您排得高兴,排得满意就成!多拍点照片,多弄点视频,等上级领导来了,都是您的政绩!
有趣的“开笔礼”下班回到家,我好奇地问孩子:宝,开笔礼到底干嘛了?孩子说:鞠躬、敲鼓、写字……然后,校长给我们脑门上点红点点
……哎呦喂!挺有派的嘛!那这“开笔礼”到底是个啥高大上的文化传统呢?问孩子,她哪儿知道,她可能就觉得这是玩cosplay呢!问孩子爸?还是算了!
幸好,有问题,可以找度娘!于是,度娘这样回答我——开笔礼,现代兴起的一种礼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授彭林说,所谓开笔礼,是今年地方上创造的礼!专家表示,中国现行的学制就是从西方传来的,中国过去也没有学期、学年的概念,开笔礼显然不是中国的传统。
有趣的“开笔礼”what?现代人自创的?
那为啥校长给点红点点?
这不叫红点点,这是“朱砂开智”又叫“开天眼”!意思祝孩子们从此眼明心明,好好读书。
那为啥要敲鼓?
这不叫敲鼓,这叫击鼓明智!目的是让孩子从此两耳聪慧、茅塞顿开。
那为啥写“人”字?
那是希望孩子们立身做人、顶天立地。
哦!原来如此!还是度娘强大!
有趣的“开笔礼”按理说,这个传统虽然有点“伪”,属于新时代的自创项目,但毕竟想法是好的,也带着点传统文化的味道!
“宝,你知道开学礼是干嘛吗?”
“知道!让我们认识我们的学校!”
“啊?还有呢?”
“还有就是让我们好好学习!”
“那好好学习为啥就得弄个开笔礼呢?”
“不知道!”
“那点红点点是干嘛呢?”
“好像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好!”
有趣的“开笔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弄个开笔礼,形式大于意义!孩子们半懂不懂,完全搞不清楚开笔礼那些烦琐的程序是什么意思!也不懂好好学习为啥跟开笔有什么关系!任何事情,不能只想着动机,也应该联系一下实际。每天浪费上上课的时间,搞这些形式主义,还美名其曰是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这不是瞎折腾吗?
有趣的“开笔礼”诸位看官,这你就不懂了!
这是人家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在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呢!这是校园文化,这是形象工程,这是一厚摞的照片,好几盒的档案和资料!这是给学校披红挂彩,让上级领导频频点头,微笑满意呢!大家一起鼓掌,看着不穿衣服的国王说,这衣服,真漂亮!糊弄谁呢?传统文化,可不是你们这些不懂文化的人可以瞎搞的!
有趣的“开笔礼”开笔礼终于落下帷幕了,刚歇了歇,喘了口气,《弟子规》又开始登场了。学校规定一年级的娃娃们每天要背几句《弟子规》,这可难坏了我跟孩子了!孩子完全不懂里面的句子是什么意思,怎么背?而我呢,是个只有少半瓶墨水的假文人!怎么教?不说别的!只说一个“仁”字,岂是我这等水平的人三言两语教的了的?我只好边看百度,边假装很有底气地当先生!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果仁者,人多畏……妈妈,什么是果仁?是核桃仁还是花生仁?”
苍天啊!你饶了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