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她会有这个认知么?要知道我可是跨行业跨岗位的挑战新工作呢?这其中离不开自己一项思维就是所谓的瞬间解码。
瞬间解码,其实是一项思维决策力,它可以用于人人与之间快速攻破别人的防御系统,俗语就是“”攻心术;也可以是用于对某个事情的快速认知或者对某个组织快速识别和融入。
拿一个组织为例,大家都喜欢谈企业文化,尤其是我新入职的公司,对企业文化是有迷之看重。但是要了解一个企业文化真正入手点是什么呢?我觉得要想不被企业文化高深的概念锁迷惑。快速了解它的内涵,可以从这个四方面入手:
1.看企业创始人和boss关注什么,老板在意和关注的,应该是这个企业看重的企业文化;2.看组织淘汰什么样的员工招聘什么样的员工,选用人的标准也是衡量的尺度;3.看企业在出现难以抉择时候,企业选择什么,舍弃什么?4.看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最能反映组织意志的。
拿我自己举例,我当时做面试准备的时候,我是如何快速识别和解码这个企业的和自己岗位的,然后决定入职的。解码企业分为以下几步:
1.看企业所在大行业。譬如珠宝行业,是属于零售行业。零售行业这几年在线上零售,再到新零售,不是一个高科技轻松的行业,是一个很苦逼,但是是惠及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业。因为互联网创业三连接,人与信息-百度,今日头条;人与人-微信,人与货-阿里,京东,拼多多。人与货连接,阿里起家时间最长,并且完全依靠人力地推起家,是最艰辛的。
同时在消费升级的中国环境下,在中国吃穿住行用,都是自我品牌被唤起的年代,零售行业是大有可为的,前景很广阔的。所以零售行业是自己比较看重的行业。
2.看企业所在小行业。珠宝行业,应该是所有行业中受互联网环境影响最小的,毕竟它属于奢侈品,大件,买它的人还是很享受现场试戴的体验感的。但是随着场景化品牌的细化,未来竞争肯定是很激烈的。现在进入是属于行业发展的下半程,虽然不同于互联网赢家通吃的局面,但是未来必然是趋势,因此,工作也不会轻松。(果不其然上班不轻松,原来同事说3年前业绩好的时候,一年没加班过一天,现在也不行了)
3.看企业组织架构。我现在所在企业组织架构名称是我接触过感觉老板很喜欢学习新鲜事物的公司,有什么赋能中心,反墒中心等等,所以我当时心想,应该是能吸收新知识的。但是也有风险,当企业竞争压力其实不小的时候,上面务虚,玩概念,玩感觉没关心,关键是落地层能转化为执行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4.看行业动态,企业动态和财务报表。这个是我得益于当时招聘负责人,给我些公司资料。珠宝行业17年处于回暖,18年又迎来寒冬,人口红利收割在高度竞争下被压榨差不多了,加上整体经济不景气局面下,是需要沉下去做细,需要向管理要效益的时候了。同时加上公司品牌升级,各方面都动了大手术,人员变动也比较大,一方面是能有所为,一方面应该是风险很大。(目前也验证了自己的认知是对的)。
5.看企业老板,看自己上级。这个就不举例。这就要看上司身上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认可的品质。你和他是同类还是互补,要想清楚,你身在其中能否发挥自己优势,然后又能得到认可和提升。
以上,五点基本我在解码一个企业时候的五个抓手,给大家做个参考。如同画同心圈一样,层层下来,从大到小,匹配自己的优劣势,做出抉择。
下面是如何瞬间解码岗位工作,也有以下五个切入点:
我刚上班一周,中心负责人一次闲聊来了一句,我觉得你好像是来了半年了,这句话应该是对我快速适应工作的肯定。但是也不是好事,因为作为我自己,就完全没有作为新人悠闲的缓冲期。我简单跟大家说说我是怎么快速解码自己岗位的,原理还是一样,大处落眼,由大到小定位清楚。
1.看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一个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想都不要想,市场肯定是老大,先存活下来,其他什么培训等等还没机会出来;只有当组织发展到足够大,市场扩张的差不多了,市场红利收割的差不多了,企业人员也增多了,才会考虑进入精细化管理运营阶段,其实进入这个阶段也是意味着企业进入到平稳发展期或者下坡期,前面大手大脚的做派要转变为精打细算了,于员工而言,是要适应的。尤其是现在企业发展周期越来越短的时期。
2.看所在部门在组织架构中位置。这个于企业发展周期是密切关联的。没有哪个部门在公司是稳坐老大的位置的,除了人事、综合和财务这三个离不了的支撑力。大家看历史剧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兴起都是从尚武开始的,第一第二代最有权势的肯定是武将和将军,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国家稳定了,必然文官会起来,除了宋代除外,他是一直尚文,武将没地位。这跟它开国皇帝获得皇位的方式有关。一个企业也是的,总是此消彼长。
我自己所在原来企业就是,从一个零开始部门做到有点话语权的部门,这里离不开老板的支持和公司发展所需。
3.看所在部门上下游关联部门。就是看自己部门平常横向纵向沟通的有哪些部门,互相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对于识别岗位和开展工作也是很关键的。
4.看部门内部的分工。到了部门如果你不是核心负责人,只是一个岗位,那就要看部门内部分工,进而决定你的工作内容。
5.深入解构岗位工作的职责和内涵。任何一个岗位在具体负责事项外,都是有年、季、月和周日行事历的。也就是从年到月都会有常态工作和重点工作的。自己要去理清楚。
譬如我刚入职,第二天自己看了些资料,然后把工作理出来16项,这个是围绕部门职责来的。理清后每个事项建了一个文件夹(这些文件夹是固定的)。
在基本职责文件夹外,还另外建了四个文件夹,一个是年度重点项目或阶段性重点项目;一个是日常学习积累;一个是日常会议,一个是日常工具。另外在这个之外,还在另一个方向建一个“月度重要工作的文件夹”,因为你岗位十几项工作,不可能每一个都是重点,每个月肯定有1-2项是重点的,等过完这个月这项重点工作结束了,那就可以把它整理到对应的工作职责的文件夹中。
具体如下图:
新岗位1周后,中心负责人对我说:你像来个半年的这就是我自己开展工作的“基本文件筐”,有了这个后,无论负责多少事情,笔记本桌面肯定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并且任何一项工作分配过来,立刻就能把它对应到文件筐中,这样找关联资料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所以理清楚后,工作文件基本是:第一层级是围绕工作职责的命名文件夹;第二层及是每个工作事项可能是月份、也可能会是地域的文件夹;第三层级可能就会是围绕每件事情开展模版、成果、方法组成的文件夹。一般到三层就足够了,如果还有第四层,说明要开始针对具体事情定期清理文件夹了,不然这个也不会是高效的整理法则。然后再配套四个辅助文件夹:年度重点项目、会议和日常学习积累、日常工具,这个就是你平常资料库和增效工具,譬如一些图标,一些模版,一些账号信息等等。
这个可以是快速解码岗位的思路和方法,也是每个人可以用到的资料整理一个比较好的路径和方法。
总结:快速解码不能消除风险只是助力识别风险,且快速胜任和高效投入
对于行业和企业解码,并不意味着,你了解就能没风险。只是当然你了解的越全面,解码的越透彻,是能让你在进入前就能识别到这个风险,有所取舍,不至于期望太高,也不至于产生落差。
对于岗位的解码,这个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你已经进入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快速适应工作,这个是能快速梳理工作,且高效工作的方法。
当然,题外话,还有就是这里解码能否做到快速,就依赖每个人平时的积累,依赖你平时做事之外,聚焦“点”的专业外,要跳出“点”看到“面”,并且要对整个“面”进行分解。这个瞬间不是“拍脑袋做决策”,是需要极其复杂的准备工作的,过程里包含了很严密的计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