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D·第1.3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1月23日“崔律精时力之精拆《搞定Ⅰ》”系列第1.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收集你今日发生的所有未竟之事。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 回顾部分:小伙伴分享的关于拆书帮的A1,我也有类似。前段时间做了一次拆书主持人,发现我拿到的支持人话术模板已经很老了,和目前的活动不适用,所以一直想着将它更新一下,加进日清单了结果一直拖拖拖,后来有一段时间工作压力有点大,事情多,有点烦躁,觉得这件事也不急,因为拖延很多次看到它就很“烦”,直接把他删除了,结果到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再也没想起来。。
2> 主体部分:今天课程的几个拆页都讲了一些利用外脑需要注意的点
①拆页一主要讲解了“收集”的概念,每次崔律的I都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很享受。收集的概念从收集的对象这个角度来理解很容易就get,收集的对象从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将它定义为“未竟之事”,而未竟之事既包括有形,也包括五形,我们的精时力以学习收集无形之事为主。
②拆页二主要讲解了“存储器”的概念,这里的存储器有个特点,它是暂时性的,只是暂时的收纳进去,最后我们会将他清空。大脑不靠谱,存储器更靠谱,所以这就是存储器(外脑)的意义
③拆页三主要阐述了使用存储器时的注意事项,要减少存储器的数量,存储器过多我们的大脑便不能应付,一般而言同类型的app不要超过两个,同时崔律举了“一元化管理”的例子再次阐述减少存储器数量的必要性。
2.我的收集工具:目前共三种类型
1>日清单(日常要做、不确定要不要做的所有事情)
2> 奇妙清单、生活清单【奇妙清单包括每天碎片化时间要做的事和微梦想(宽度温度有关的)等备忘清单;生活清单主要放置核查式清单和购物(生活相关的)备忘清单】
3> 石墨
3.我在实践中的亮点:把生活清单中两类(核查清单和生活相关的备忘清单)分别设置成两种颜色(以前是五颜六色的),这样减少颜色的数量,方便自己辨认两类清单。这也算符合“减少手机工具”当中的理念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怎样把各种清单、模板和日清单建立清晰良好的关系?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我觉得有一种预感:写实践日志时觉得自己对于某个问题表达困难、说不清,但是还是很努力的去描述了,虽然写的时候费劲不情愿,但是往往这时候预兆这件事快要被解决了。(以往很多问题因为自己讲不清,再赶上状态不佳的话,可能会写着写着就算了不写这一点了,结果就永远被搁置了;努力的去表达出来、描述问题正是主动思考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