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红楼----千里姻缘一线牵(28)

再读红楼----千里姻缘一线牵(28)

作者: 路遇而安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15:13 被阅读327次

在第二十八回中,有两件看似不经意实则命中注定的姻缘正在进行中。第一就是身为贵妃的贾元春,在端午节时,以一份礼物来暗示她对宝钗的中意,上篇文章 中已经详细阐述了我的缜(主)密(观)分(臆)析(断)。

这份来自贵妃的暗示贾府上下都了然于胸,而宝玉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知道后更是显得不以为然,丝毫不理解其中深意。

原来这位主人公当时并不在家,而是出门和朋友聚餐了。受冯紫英之邀,去他家聊天叙旧。同去的还有薛蟠和他的女伴,以及众多戏子。其中一位很有名气的小旦蒋玉菡出场了。

首先看他的名字:玉,冰清玉洁,和“宝玉”有雷同之意,实属缘分;菡,即菡萏,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二看他的身份:就职于王府的戏班,专门扮演女性角色的戏子,且名气很大,受到很多贵公子的追捧,比如薛蟠、冯紫英之类的;三看其学识:行酒令时,吟诗作曲张口就来,丝毫不弱于别人。要知道,那时候的戏子都是生活所迫才勉强从事的职业。但卑微的出身并没有耽误他的才华。最后看其相貌:能扮女子,必然不同于寻常男子,宝玉眼中他妩媚温柔,令人十分留恋,他紧紧攥住蒋玉菡的手不舍放开。

这一日的聚餐是二人初次见面,但二人的情缘却令人始料未及。席间宝玉提议行酒令,大家轮流吟诗作曲,必须引经据典。蒋玉菡随口说出一句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我们都知道宝玉就是根据这句诗,给袭人起的名字。蒋玉菡毫不知情“袭人”的存在,却意外的吟出这句诗,这是第一巧。

二人互换的汗巾,宝玉原本佩戴的绿色汗巾其实是袭人的,这下换给了蒋玉菡,回到家后袭人埋怨宝玉不该把她的东西送给外面的混账人。宝玉呢,总是个对礼物很不重视的人,往往别人送给他的礼物,他随手就转送了他人。他觉得愧对袭人,就偷偷把蒋玉菡送给他的红色汗巾系在了袭人的裤子上。于是,宝玉充当了一回中介,间接的为袭人和蒋玉菡互换了定情信物。

《红楼梦》结局时,宝玉出家,贾家为袭人安排了婚姻。袭人本想守在贾府,等待宝玉,却无奈名不正言不顺,只得听从安排。到了夫家,一对红绿汗巾再次相逢,袭人的老公正是蒋玉菡。宝玉无意之举,为细心呵护他、见证他成长的袭人预见了这场姻缘。这才是无巧不成书。二人想起宝玉的种种,不觉情投意合,也算圆满。

袭人听闻必须要嫁人时,早已抱着一死了之的念头。不想死在对她很不错的贾家,又怕死在哥哥家连累亲人,来到了夫家,看到蒋家对她的用心,又怕死了是害了人家。好在一切比她预想的更好,比起宝玉周围的其他女子她的结局已然不错了,也算不辜负她对宝玉呵护一场。

相关文章

  • 再读红楼----千里姻缘一线牵(28)

    在第二十八回中,有两件看似不经意实则命中注定的姻缘正在进行中。第一就是身为贵妃的贾元春,在端午节时,以一份礼物来暗...

  • 三读《红楼梦》

    少读红楼,恩怨情仇。 再读红楼,家族兴衰。 今读红楼、禅修悟道。

  • 再读红楼

    数十年如一日,反正没有其他嗜好,香茗一杯、沙发一张,吁口气,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翻开那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 再读红楼

    考完试后的闲暇时光,又看了一次红楼,记得第一次完整的读过它,是在中学时期,应老师在考试中不要丢不该丢的分的要求...

  • 再读红楼

    最近无事,在喜马拉雅找来红楼梦开始听,又找出87版红楼来看,越听越看,越深陷其中。特找来相关剧照,收来细品。

  • 再读红楼

    所有入骨的喜欢,皆可化为极致的任性,比如《红楼梦》之于我。那时青春年少,因为喜欢,便借阅此书,如饥似渴、不眠不休、...

  • 再读红楼

  • 再读红楼

    高中时期,就想一品红楼,可惜太长又没有时间,班主任更是将此书设为禁书,不许我们看,而语文老师又各种勾着我们去看红楼...

  • 再读红楼

    长椅的前面,是红色的圆亭,亭子里,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老师带着五六个小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唱歌,弹琴,尽管跑调,声音...

  • 再读红楼

    提及红楼,它是多少人心中的那抹白月光,又是多少人胸口的那颗朱砂痣。少年读时,只觉满篇都是盛宴欢景,结结实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红楼----千里姻缘一线牵(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be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