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号,为期一个月的刻意练习打卡结束了,其中坚持下来的小组成员,建了一个微信群。我信心满满对自己说:“嘿,我们要开启下一篇的练习了!”正所谓“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我被“拖延癌”啪啪的打脸了.......
环境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当我还在为自己的不行动找借口时,有的同学每天在刻意练习小组的自觉打卡,它就像早上的起床闹钟一样,只有当你起床了行动了才能关掉。所以,在经过2周的拖延,我开始了行动!
《How to gain control of your free time》是Laura Vanderkam女士在TED上有关时间的演讲,在“没有时间做这个做那个的常见现象”中,找到时间管理的本质,也是正好符合我当前的需求,即“I like”+“对我有用”。
刚开始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刚开始,不在意单词发音是否正确,不在意文章的断句等,先试着通读一遍,读完之后,我的感觉是:“好困,读英语真是个好催眠曲!”没错,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也就是不走脑子,读的英语就像背景音乐,知道它在播放,而注意力却在其他地方。
现在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正所谓“读书多遍其义自见”,每天至少朗读1小时,流利度和理解度自然就有了提高。①不会读的单词,现在能够流利的自然讲出来了;②会刻意在关键词处控制语速着重强调;③向朋友复述这篇文章时,我竟然以简洁的语言讲明白了(虽然是中文)。
这个过程中你的进步和体会
①练习过程中的小反馈,不断让我获得成就感
比如,第一遍朗读所用时间是最长的,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每遍所耗时间在一点点减少;
比如,不熟悉的单词,经过反复模仿,反复练习,可以不再看音标就能读出来了;
比如,突然领悟到某句话或某个短语的含义时,有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小惊喜。
②记录真是个好方法
今天特意听了这一周的朗读录音,首先,为自己点赞,每天都能坚持;其次,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朗读是流利,但断句是不正确的,说明对内容还是没有理解;比如虽然有控制语速着重强调某些关键词,但不像是强调,像是卡壳;比如追求了朗读流利度,但显得语气语调平缓。
最想放弃的时候什么样
哈哈,本周还没有出现,但有准备“鸡血视频”,以备不时之需。
你是如何坚持的
想要跑步,换上运动鞋准备出门的时候,你的跑步运动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半。对,跨出了那一步就是这么神奇。除了“行动”这个开启按钮,当然,还需要持续的动力,那刻意练习小组学员自律每日打卡,无形中让你不想落后。
最后写几句鼓励自己话
感谢一下又开始行动的自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