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七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暴发了。身为戍卒的陈胜等人,由于不堪忍受秦朝的严刑苛法而逃走,并在从前的荆楚之地造反,自命国号为张楚;意欲张大楚国。他把指挥部设在陈地,令其他将领向外攻城掠地以求发展。这史无前例的大起义,像一颗闪亮飞动的火种,迅速把各地的起义之火点燃起来。起义尤其先从殽山以东发难,“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即殽山以东各郡县的少年苦于秦吏的压榨,奋起杀掉他们那里的守尉和令丞等官吏,纷纷造反以响应陈胜;而且相互自立为侯王,又联合起来向西进攻,打着伐秦的旗号,各路义军不可胜数。
这种境况已非常危急,它必将直接动摇秦二世的统治政权。但他在此危难之际,非但不能作出明智而正确的判断,却反而把弱智的劣根性暴露无余。他派出人员去察看殽山以东方向起义的情况。第一个被派出的秦官谒者是个只会说真话的忠臣,“以反者闻二世,二世怒,下吏”。即这个察看情况回来的谒者,把造反的情况如实汇报给秦二世胡亥,没想到胡亥大怒,认为他言过其实别有用心,竟把他交给狱吏打入监狱。古来忠臣忧国忧民,本不会说假话,这谒者也许只能受这般待遇!
第二个被派去察看情况的使者是个持禄自保、看主子脸色说话的人。他对秦二世胡亥说:“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即说那些造反者不过是一群盗贼,郡县的守尉官们正在追捕他们,现已全部捕获,不值得忧虑。没想到这番假话竟让秦二世胡亥特别高兴。其实只要有点头脑而不自欺其人,你就会听出报告者的弦外之音,就会对照先后两位报告者的心态,对此事的真实情况作出差不多的判断。他也不问第二个报告者:你既说正在逐捕,又说今已尽得,到底怎回事?仅凭这个相互矛盾的报告,就应杀掉这个说假话者!但秦二世天生弱智,报告者也就把他当傻子对待了。
当秦二世沉醉在自欺其人的安逸当中时,旨在推翻秦王朝的起义之火已呈燎原之势。以前被秦始皇灭掉的赵国、魏国、齐国、楚国,此时先后起义并产生了自己的王。赵国的武臣自立为赵王,魏国的魏咎自立为魏王,齐国的田儋自立为齐王;沛公刘邦就是此时在沛县起事的,而项梁此时也在会稽郡起兵造反。后来的楚汉战争的大幕,其实此时即已开启。同一种情况,两个人先后察看分别报告,叙述如此不同,结果如此悬殊。为君者真不可糊涂啊!如果秦二世胡亥能听信忠臣之言,看清问题的实质及其严重性,准确把握形势,果断采取措施,也许秦始皇辛辛苦苦打下的大秦江山,断不至于如此之快地毁于一旦吧?为君者对来自臣属的报告,一定要分析臣属的心理品行,综合多方情况,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这就是辨别真伪、去伪存真的功夫。否则你就要被臣属所欺蒙、所出卖,你不可能坐得住前辈打下的江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