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报怨,中国数学会开那么多学术年会,怎么就不想着去搞一个鹊桥会联谊一下呢?也上过《珍爱》之类的网站,有一个热心且专业的红娘从年龄、收入、工作、车房……等方面为你匹配她认为合适的人选,她能够估量出系数空间的价值吗?所以我认为这类网站是不靠谱的,浪费时间啊。
数学家的婚恋,我把他分为三个时期,套用王小波的三部小说的名字,分别是:
一、黄金时代(时期)。以陈景润为代表人物。由于有一众媒体与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的加持,陈景润成为当年天空中最明亮的星星,由“臭老九”华丽转身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是偶像级人物,为他写求爱信的姑娘不记其数,最后被由昆拨得头筹。以陈景润的性格,几乎没有社交,如果不是媒体报道,估计大概率是打一辈子光棍儿。数学所的领导只会问:“小陈,1+2弄得怎么样呐?你要抓紧点啊”,而不会说:“今天放你假,这是一张电影票,有人介绍隔壁王家的女儿,让你们去看个电影《今天我休息》”。
二、白银时代(时期)。以史丰收为代表人物。其速算法在当年可谓风靡一时,且还在海外掀起风浪,是当年的风云人物。当然也有不少姑娘给他写信(看他的自传知道的),但其婚姻已不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了,人们的视线都被其复杂的侵权剽窃官司吸引过去了。
三、青铜时代(时期)。就是现在这个年代了。经大浪淘沙、世事更迭。我们所处的的这个时代更显得多元化、多样性。数学家不再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星,一大批新星(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巨商富贾……)粉墨登场,他们掩盖遮蔽了数学家的光芒,数学家在这个时代不吃香了,落寞了。女性的择偶价值观都是“嫁个有钱人”。
当然,说数学家们找不到对象了,也是不对的。毕竟,许多数学从业者,有单位、有住房、有不菲的收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女性看不懂数学不假,但大都看得到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他们要找到对象成个家并不是难事。
难的是象我这样的“流浪数学家”,又被说成是“怪人”,女性都要找个正常人,不要怪人。“你的单位在哪里啊?你的收入有多少啊?啊,养不活自己。拜拜吧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9212/b27666588c3136bb.jpg)
网友评论